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外学是什么意思(外王学是什么意思)

导语:古代笑话:外学归

讀書筆記:外學歸

屯不寧 2023.2.16

笑点很冷……是一个父亲对另一个父亲的嘲笑,又或,是众人对学成归来的儿子的嘲笑!是嘲笑,不是幽默。

篇中典故有二——

一,渭阳之思。

渭阳之思,典出诗经秦风渭阳篇的毛传。毛传以《渭阳》为“(秦)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晋)文公遭丽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秦)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大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

注:孔疏云,秦姬(康公之母)与晋文公父同而母异,“晋献公烝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康公之母,秦姬)及太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晋文公),小戎子生夷吾。”注:秦康公即位时,晋文公业已过逝多年。注:秦姬,晋本姬姓诸侯国,故秦穆夫人姬姓;已嫁者须冠夫姓,故称秦姬,意指秦国的姬姓夫人——秦穆公是一国国君,秦穆夫人自然是一国夫人。

二,过庭之训。

过庭之训,典出《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孔鲤,字伯鱼,孔子的儿子。注:所谓“异闻”,指陈亢所认为的老师孔子所教给亲儿子的祖传秘技。注:所谓“远其子”,指陈亢所理解到的老师素常所行的育儿真经——不与其子嬉戏,督促其子上进。屯案:注意陈亢之问所存有的私心,注意陈亢所理解到的育儿经只是他的一家之言。

※※※

篇中的人物关系,颇可推敲。

篇首强调某甲的父母俱在,其实是在“父母在,不远游”的大旗下,为后续事件的发展而埋下的一个引子。其父的埋怨,或许并不仅仅出于“渭阳之思”的无伤大雅的妒忌。

渭阳之思,思舅以思母,独独没有其父。语境内,其父一句“尔学”,指向性就极其明显了——“渭阳之思,过于秦康!”

甥舅的对话,何以为其父所知?可以想见,其舅向其父的夸弄之情,以及其父的糟心之态。

甚至,其父也在其母处遭受到二重击。

父心不甘,语及责难。某甲“过庭之训”的回应,堪称情绪满满,以指责对指责,难言孝顺。

至于“渭阳之思”究竟是孝顺舅父的急智,还是确有其事,并不重要,因为文本内真正的矛盾冲突尽在这父子二人的身上,“渭阳之思”不过是为父子二人闲的戏剧张力服务的,而父子关系的塑造指向,尽在《太平广记》所拟出的标题上:

外学归!

谁外学归来?某甲。

学成归来?连最基本的孝道都不通,——也是藉某甲之口在说,“所学无益!”用我们老家的话讲,对那些上学上傻了的,一点不懂乡间邻里接人待物的道理的,对这些孩子,亲近的父辈们往往都是一句——“你学了个破鞋底子!”

※※※

附《诗·秦风·渭阳》,诗二章、章四句——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