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房产

喝茶对耳朵有影响么(喝茶对耳朵嗡嗡有关系吗)

导语:不懂喝茶?可能因为耳朵太强势丨原创

最初,阿炳那首忧伤的二胡曲子没有名字。古琴名家祝世匡就问他:“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说就在街头,也常在惠山泉旁。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杨荫浏就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把。经过一番斟酌,有考虑到无锡还有个映山河,最终那个曲子就并叫做《二泉映月》。

可见,无锡的惠山泉,就叫二泉。这个二字,指的是排名第二。

给泉水排名,实际上是在给泉水的品质排名,在公众眼里眼,会觉得这个行为沽名钓誉。但人们其实也会不自觉地重复购买同一个品牌的矿泉水,所以,人对水的味道,是有辨识能力,或者是不自觉的习惯。

唐代的陆羽,是水质排名的第一人,在《茶经·五之煮》里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这个理论,来自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在那篇文章中,露骨地夸奖陆羽品茶天下第一,然后说天下第一的品茶师,遇到天下第一的水,想必“二妙千载难逢”。

天下第一的水,在张又新看来,是庐山康王谷的水。

排第二的,就是无锡惠山泉了,排序一直到二十,得奖主是雪水。

到了清朝,乾隆认为最好的水应该是最轻的,因此和陆羽跨时空辩论,还写了首《坐千尺雪烹茶作》,看似对煮茶之水的标准了如指掌。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假如水质对茶的影响如此之大,以及人们也认为茶壶对茶的口感也有左右能力。

那么茶杯呢?

作为一个从事实出发的,极好钻研的玩物丧志之人,我决定将家里七个茶杯带到办公室,让小伙伴们用不同的杯子,喝同一泡茶,然后选出觉得口感最好的一杯。

中国传统的和日本传统的茶杯(其实也是中国唐宋时期的制作工艺和审美)都有,包括中国紫砂名家的竹节杯、东道汝窑主人杯、潮汕红泥小碗、年轻陶艺师做斗笠杯。

日本参加对阵的有铃木黄一的柴烧、木村盛和的天目小盏和三轮休雪的萩烧小碗。

中国的茶叶市场一直都混乱不堪,千百年来都没有形成一个有相对标准的品饮体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不懂茶。

但实际上,人们对于入口的茶,很快就能说出好喝或者不好喝,所以舌头通常是不具备欺骗性的,可遗憾的是,人们大多时候,会更愿意相信耳朵。

7个小伙伴轮番品饮之后,在投票环节,有3个人不约而同地指向三轮休雪的萩烧,结论都是和其他茶杯相比,这个杯子的茶味不一样:茶汤似乎甜一点,更润滑一些。

剩下的4人,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身边至少有十几位亲朋好友,无意中会忽然很惊讶为什么有一个杯子喝出来的茶味会不一样,这才引发了我的好奇。

但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萩烧导热慢,以及釉和胎的效果共同产生的效果,但真正的发生机制,感觉和古人究竟凭借什么标准给水排名一样,或许是玄学,或许是人和茶器之间看不见的内在联系。

这就是喝茶有趣的地方,无论在任何阶段,都能在喝茶中体悟到有些有趣的温良企图,最初,会因为找到一个好用的茶壶欣喜不已;慢慢的,会在茶叶里喝出山头的味道;等到在茶器里,体会到茶器作者的人生知趣,心境便豁然开朗了。

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是在宣扬喝茶有神秘,而是回归本质,去相信自己的舌头,让舌头告诉你生活的味道。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