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学富五车和才高八斗哪个层次高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导语:古人说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到底读了多少书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原文是在批评宋国的一个叫惠施的人,说他学问很广,他的书能够影响五国的兴衰,但是他说的道理有许多是诡辩和杂乱的,言辞也不妥当。

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百家争鸣中,“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原文里的“车”,在古时候是比喻国家的。

后世人用这个典故,造出了“学富五车”成语,是指学识广博。“学富五车”这个成语当然非常好,只是完全背离了典故的原本含义。

这里的“车”是指马车或牛车,而不再是国家了。

那么,“学富五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知识量?

其实五车书倒也没有多少。那时候的人们多用竹简串在一起,称之为册。制作、使用和运输都非常不方便。而且,一册书不可能串得太多竹简,卷成一大卷也就没法读了。所以,一册虽然大小不一,但最多能写几百个字,这也是古人书面用辞非常简略的一个原因,写文章受到文字的载体限制太大了。

我们在这里,就能看到蔡伦有多么伟大了。

想想看,一车竹简,能顶现在的几本书?写在竹简上的《史记》,恐怕得装几百车,上千车了吧。

照这个算法,咱们随便一个人都是学富百车,千车了。

所以,学富五车,放到现在,只能说学识广博罢了,是虚指。

“才高八斗”的词义与“学富五车”相近。学富五车是用“五车”来略指一个数量,而“八斗”却是一个百分比数。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

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谢灵运说天下才学一石的话,曹植就拥有80%,显然,这“八斗才”比“五车书”的份量要大得多。

本文内容由小姿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