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合墓的地方是哪里(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被称为是什么)

导语:明太祖朱元璋

1914年,也就是民国三年,一位名叫严修的学者来到北京西苑紫光阁,瞻仰了历代帝王画像。他感叹道,历代帝王相貌“以唐太宗为最伟,明太祖为最奇”。严修所说的相貌最奇特的明太祖,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画像

从留存至今的朱元璋画像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把明太祖描绘得极其英武;另一类却恰恰相反,将明太祖画得极为丑陋,不但歪嘴,而且满脸麻子,五官不正,被称为“五岳朝天”。严修所见的画像,想必是那极丑陋的一类了。人们对朱元璋极丑陋的那些画像有过多种解释,但都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服力。因此,到今天为止,朱元璋的真容依旧是一个谜。当然,相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开创了一个朝代。而且,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

时势造英雄,建立大明国。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北的凤阳山日精峰下曾经有一座寺庙,元朝末年时,它被称作於觉寺。明朝建立后,它便被改名为皇觉寺,因为朱元璋曾经在这里出家做了和尚。朱元璋做皇帝后,曾经想在原址扩修寺院,后来因为考虑到寺庙离自己的祖坟太近,便改在别处建了一座皇家寺院,即今天犹存的龙兴寺。

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孙家鼐的学者曾在龙兴寺题了一联,上联是“生于沛学于泗长于濠,凤郡昔钟天子气”,下联是“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龙兴今仰圣人容”。一个处于社会下层的游方僧人,最终崛起为一个新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在这一点上与汉高祖刘邦有点相像。

元致和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县太平乡(今安徽凤阳)的一个庶民家庭,初名重八,后改名兴宗。参加红巾军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十七岁那年,朱元璋的父母、长兄等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因为家境贫穷,朱元璋的父母下葬时都没有棺椁。在元朝末年连年不息的战乱中,每天的温饱成了朱元璋的大问题。无奈之下,他只得入於觉寺为僧,在於觉寺待了几个月,又因寺中缺粮而四处化缘。此时,红巾军起义爆发。刘福通在颍州,徐寿辉、陈友谅在蕲州,郭子兴在濠州,纷纷揭竿而起。不属于红巾军系统的张士诚、方国珍,则分别活跃于江苏一带和浙江东部。时势造英雄,朱元璋正是在这种群雄并起的背景中脱颖而出的。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离开於觉寺,加入红巾军。据说在做出选择之前,他曾通过占卜的方式选择去留,而每次占卜的结果都是鼓励他离开於觉寺,加入起义军。朱元璋绝对料想不到,这次似乎随机的选择,最终会使他在十六年之后成为这个庞大国家的主宰者。朱元璋投奔濠州的郭子兴后,先是做了郭子兴的亲兵,后因作战勇敢而有谋略,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还娶了郭的养女马氏(即后来的马皇后),他在军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人称“朱公子”。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陈友谅战死。次年,朱元璋征讨武昌,陈友谅之子陈理投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徐达攻陷苏州,张士诚败亡。同年,盘踞浙东的方国珍向朱元璋投降。

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后,朱元璋建国的条件已然成熟。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同年八月,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徐达占领了元朝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中国历史进入明朝统治时期。

废除相权,强化君主专权。打天下易,治天下难。朱元璋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政权牢固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因此,重建政治、经济、社会秩序,创建保证新王朝长治久安的制度,便是朱元璋接下来将面临的主要任务。从开国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统治下的大明朝的政治制度都保留着浓厚的元朝制度的痕迹。

在洪武十三年之前,明朝的政治构架是:中央由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中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上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设府或直隶州;府之下设州、县。都司和卫、所是军事管理机构,但部分具有疆土管理的功能。例如,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的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就是明朝中央政府用以羁縻管理青藏高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在明朝最初的十几年中,中书省是政治运作的中枢,设左、右丞相。朱元璋本人也特别重视中书省丞相的人选。第一任中书省左、右丞相,分别是开国功臣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富贵而骄,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满。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李善长退休,表明他对中书省丞相权力过大的情形开始有所警觉。

李善长之后,朱元璋对丞相的人选举棋不定。他找刘基商量,问他对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等人的看法。刘基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而汪广洋“褊浅”,缺乏宰相“持心如水”的度量。至于胡惟庸,刘基说,如果用驾车来比喻治理国家的话,他担心胡惟庸会将车打翻。然而,由于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朱元璋还是提拔汪广洋为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汪广洋是一个好酒的文人,没有什么政治头脑,中书省大权渐归于胡惟庸之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胡惟庸成为中书省右丞相,后来升左丞相。从洪武六年到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负责中书省事务八年之久,是明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胡惟庸是有一定的才能的。《明史》也说,朱元璋“以惟庸为才”。然而,胡惟庸的品行却很恶劣。吴晗先生在1934年所撰写的《胡惟庸党案考》中曾说:“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猾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是不能相处在一起。”

随着权力的膨胀,胡惟庸“生杀黜陟,不奏径行”,还刻意结纳一些有罪而遭惩罚的勋臣,密相往来。胡惟庸还曾私下扣押犯罪的人所藏的名画——宋代画家夏珪的《长江万里图》,后来被朱元璋从胡惟庸府中抄出,成了他贪赃的证据。

胡惟庸本人的胡作非为,最终引爆了洪武十三年皇权和相权的冲突。这年正月,胡惟庸被杀。以胡惟庸之死为标志,明代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转折。

朱元璋杀胡惟庸,表面上是因为胡惟庸胡作非为,归根结底却应该是皇权与相权的冲突。自秦朝以来的一千多年中,宰相是辅助君主执政的大臣,是统领百官、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不同朝代,宰相的名称和职权虽然会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皇权和官僚制度之间的枢纽的性质却没有变化。相权与皇权的关系是矛盾的:一方面,相权是皇权的延伸,是协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权力的伸展;另一方面,相权却又制约或威胁皇权。纵观中国历史,在皇权与相权博弈的过程中,皇权日尊而相权日衰。然而,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不能容忍任何对皇权的挑战,所以他选择了废除宰相制度。

处死胡惟庸后,朱元璋决定废除中书省,同时革除大都督府。他下诏说:“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蠹害政治,谋危社稷。……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更置五军都督府,以分领军卫。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中书省废除后,其职权一分为六,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大都督府的权力则被一分为五,由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分掌。此外,朱元璋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增设通政司,掌内外章奏;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这样,之前中书省、御史台、大都督府向皇帝负责的政治架构,变成了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十三个机构共同向皇帝负责的格局。

后来,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强调他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他说:“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所谓“事皆朝廷总之”,就是一切政务都由皇帝总揽,一切权力集中在皇帝的手中。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还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如此严厉的规定,使得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再也没能恢复。

朱元璋还加强了六科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的职权。六科设于午门之外的东西朝房,负责驳正六部的违误,都察院监察御史职司进谏,合称“科道”。科道官员品低而权重,可以弹劾各级官员。在地方上,朱元璋在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掌民政。布政使司与掌刑狱的按察使司、掌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三司”彼此不相统属,各自直属中央。

废宰相之后,皇权与相权合二为一,君主专权得到了空前强化。然而,从政治运作的角度看,废除宰相却造成了一系列恶果,例如宦官专权的问题。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在其《明夷待访录》中感叹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而且,朱元璋可以凭其超强的工作能力,把大权独揽于身,但他的子孙后代却不能与他相比,从而留下了隐患。朱元璋处心积虑的废宰相之举,其实并不能化解封建末期的危机。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