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心理学之代偿行为是什么(心理学代偿行为和精神胜利法)

导语:心理学之代偿行为

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有时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要求的满足,这种做法叫作代偿行为。

代偿,生理学上的意义是指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或结构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

从心理学上分析,代偿可以分为自觉和盲目两种。自觉的代偿指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陷所在,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盲目的代偿是指并不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处与缺陷,往往导致过分代偿,结果某些方面畸形发展,破坏了人格的协调统一,反而加剧心理冲突,造成适应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可见,代偿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心理的代偿往往是对现实中不足的弥补,可以起到转移痛苦、使心理平衡的作用。比如,本来想去打网球,可是下雨了无法打了,就可以选择室内的乒乓球;本来想进A公司没能如愿,就转而争取进入条件相当的B公司;和A的恋爱没有成功,于是把和A有相似特征的B当成了新的追求目标,等等。

代偿行为有一个特征是:假如B与A相比非常容易达到,或是价值不如A,就不容易对A形成代偿。只有当B与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度比A相似甚至更大,B才具有较大的代偿价值。

当然,代偿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对于最初目标的渴望如果非常热烈、迫切,就很难找到能够代偿的东西。

而且,在代偿行为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把自己的欲求转移到能获得社会高度评价的对象物中去。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升华”。这是弗洛伊德的研究结果,按他的观点,所有高层次活动都是“欲求”升华的结果。

比如,有些人为了发泄攻击欲练习拳击,结果成了拳击运动员;还有的人特别执着于艺术品的制作,孜孜不倦,最后成为了艺术家,这就是升华的巨大作用。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