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书法的节奏韵律及韵味是什么(书法的节奏韵律及韵味有哪些)

导语:书法的节奏、韵律及韵味

书法的节奏、韵律及韵味

 

节奏与韵律本不是书法的术语,它是音乐的专用术语。

  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无不具有一定的节奏。

书法在不断发展丰富,逐步具有了强烈的节奏韵律,呈现给观赏者有节奏的韵律感。

因为书法与音乐的共同性,所以也借用这术语来解释书法。

欣赏张旭的 《古诗四帖》和王羲之的 《兰亭序》,都会感到它们是一种旋律,一种无声有形的旋律

书法中的节奏,是指书法作品中字的大小,线条的长短粗细、墨色的浓淡干湿或行笔的轻重缓急等现象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韵律,常见于诗歌中,是诗歌的一个术语。韵律在整体中发生作用,单个的字是无所谓韵律的,单个的字只有声调之分。

韵味,是节奏和韵律基础上产生的、和谐而统一的用笔、笔意,从而通篇形成一种特定的气派、风度、格调、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

中国画首推气韵生动”。书法审美也以气韵之有无、高下、厚薄而分判。刘熙载 《艺概》评王右军书法,除了从 “力”着眼,还从 “韵”上品评,认为 “韵高千古”。

如王羲之许多作品,信笔游龙,书法的“点”、“线”和跳跃前行,从中体察到那一气呵成的韵味,以及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非同小可的安排。呈现出一种不激不厉的节奏。

颜真卿的 作品,则有另一种强烈的韵律、节奏和情绪化了的线条。这种强烈的情感效果和精神震动

  二,书法中如何表现节奏和韵律

  书法艺术性中的节奏、韵律感是通过很多途径表现出来,字法,笔法,墨法,章法,包括纸张的形式等等。

  1、一笔扭挫形成一波三折

  笔法的提按顿挫、藏露虚实等,形成一笔内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的变化,产生韵律感,具有了音乐的节奏感。

古代女书法家卫夫人在 《笔阵图》中说:“‘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2、书写速度产生快慢节奏。

行笔的过程中轻重快慢,使结构外形和气势上产生复杂的变化,从而营造出丰富的节奏性。

  3、章法变化形成整体韵律

字与字相连成行,行与行组成全篇。其中,单字结体的组合,字距的松紧大小会影响书法节奏的强弱快慢,而行距的宽窄也是影响书法韵律与节奏

每行柔和流畅的曲线,调动人们视觉的不断变化转移,体现出完美自足的律动感。不同曲线的有规律组织与重复则形成整篇章法的韵律节奏。

假如每行的中轴线为直线,平板生硬少变化,就不能体现出书法的韵律节奏感。

楷、隶、篆书,相对来说,中轴线摆动幅度较小,显得端正谨严,节奏韵律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行草书中轴线幅度摆动增强,节奏则显得飞动跳跃,具有视觉震撼力,心理感受强烈

以上各种因素,使节奏既跳动又通贯,既摇摆又流落。

王羲之《得示帖》,除了它本身高超的技巧和潇洒的风格外,短短的三行字中,寓含着非常丰富的节奏韵律。

《丧乱帖》,其形式,布局巧妙,在处理整幅作品时,遇到字形,笔势相近的字或行气的情况时,作同一化处理,突出了互相呼应的节奏。犹如一曲余音绕梁的美好音乐,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4,点画粗细重轻对比形成的韵律

类似于音乐中的重拍与轻拍、高音与低音对比和变化,如果把一个笔画比作一个音符,诸多的笔画组合在一起时,必须要强调粗细的变化和对比。粗细的反差越是明显,节奏越明显。

粗则宽,轻则窄,粗则重,旧则轻。在古典的书法作品中,除了“铁线篆”、“玉箸篆”属等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存在粗与细的笔画变化。只是因风格的不同,粗细反差的程度不同而已。

粗细的反差越是明显,其音符的跳动感就越强,粗线宏亮、坚定、铿锵,细线表现轻柔、静谧、恬淡;粗细搭配则表现欢快、跳跃、激昂者。

不同的风格对笔画粗细的要求不同,笔画粗细配置组合的不同,其表现的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

粗细笔画等一,没有反差,就像一支没有音域变化的歌,会让人乏味。

一件书法作作品的内涵如何,粗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5,长短线条形成节奏

长线,包括直线和弧线,以及由直线和弧线多重组合的多样的线。短线是较长比而短的线条,最短的是点。

长线与短线的交替变化,就最可表现书法的韵律。

长短线要交互和谐,有韵律之美。有相对清晰固定的拍节,依文意和笔墨长短交替。

短线多,作品必散漫琐碎,长线多,作品则缠绕繁乱。

6、字形大小形成节奏

大小,是指一件作品中单个字体量的大小。

在行草书中,大小的变化是非常鲜明的,甚至是非常突兀的。如怀素的《自叙帖》。在篆、隶、楷中,这种变化也同样存在,只是不象行草书那样有充分变化大。

大与小的比例反差愈大,节奏就愈加鲜明。风格越是奔放跳荡,大小的反差就越大。当表现文雅恬静的风格时,一般大小的反差就相对要小。

大小之变,核心的技巧方法,就是笔画越少的字,越是写得紧而缩,笔画越多的字,越是写得大而放。

另外,内轮廓小字的体量就小,外轮廓舒放,字的体量就将大。创作时,有意夸张某一笔,外轮廓自然开张,字的体在创作中,如果意欲使节奏加强,就要充分运用外轮廓大小的变化技巧。

无论是什么字体、什么风格,都需要有大与小的变化,只是变化的程度与幅度不同而已。如果一件书法作品(尤其是行草书),每个字大小完全一律,那就是古人所讥讽的“状如算子”了。肯定是缺乏节奏韵律的。

7,情感对韵律有重要影响。

韵律作为书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影响要素是灌注其中的情感因素。

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我们看这幅书法作品的时候,可以从韵律上来分析,首先开头部分作者显然还是比较克制的,因此韵律节奏上把握的不紧不慢,徐徐自如,但是我们隐隐然可以感觉到这幅作品背后蕴含的巨大情感力量。韵律是变化的。然后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作者的书写,情绪的自然流淌,这种情绪上的宣泄便一发不可收拾,奔泻而下。

从单个字的笔法来看,这个时候作者已经顾不得是枯墨还是浓墨了,因此每一个字里面的每一个笔画几乎都有飞白,而且整幅作品呈现出一种非常不均匀的墨色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整体书写韵律明显加快,以至于顾不得其他的方面了,甚至词句都改了又改。

三、不可忽视的气韵

书法中的气韵,不好用准确的词汇和方式法来表现。

康有为曾明说: “夫艺业唯气息最难。”( 《广艺舟双楫》)

气韵就是一种和谐的节奏。“书法气韵是书法家把节奏化、韵律化,通过书写自然表现出来,使书法中一点、一画有节奏,使字有节奏,行有节奏,篇有节奏,形成节奏、韵律化的 “小自然”。传达出生气、气势、有韵味、韵致,欣赏者从中获得一种音乐感,联想丰富,体味无穷。

张旭就是听见鼓吹的音节,看到舞蹈的姿势,并与行笔往来的轻重疾徐理通神会,从而表现出这种节奏和韵律之美,从而体会到其书法作品中的气韵。

字有韵味,就要在点画之间巧施匠心,将其疏密、轻重、肥瘦等调停和谐,错落有致。章法有韵味,就要有更高的艺术手腕,纯熟地运用书艺辩证法,安排其虚实、疏密、管束、承接、映带、错综等

另外,“墨色”,也表现韵味,浓墨艳的,气韵深厚;淡墨神采焕发,元气淋漓。蘸上一管墨,写完,再蘸一管,再写完,墨量递减和笔锋的运行、笔法的变化与含水的多寡,能表现不同的韵味。浓淡、干湿、轻重、枯润等黑与白的无穷交替渐进重复构成墨色的韵律节奏。

黑色的韵律节奏之美与用笔的韵律节奏之美,由于长期的历史审美积淀,具有独立的美感内涵,最能体现东方的韵味追求。

四,我们在临摹学习的时候,不论是临单字,临一行,还是临一篇,都要体味、感受、理解把握其中的韵律与韵味。

临摹颜真卿的书法,就按照颜真卿在书法中的韵律来摹写,临摹欧阳询的,就按欧阳询的来写。但是如果你要想写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来,那么就要有自已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的韵律来。

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质等说法,其实这正是对不同时代书风体现出的韵律节奏的概括。

书法韵律节奏是两极对立统一的有规律的重复、变化与运动。书法的韵律节奏蕴含于中国两极辨证统一的传统思维方式及其观念当中。

书法韵律节奏看似是相似单元的重复,这种相似性的重复要有高度的组织性与整体统一。把握重复与不重复的矛盾统一的“度”。

这种书写写的节奏不易把握。包括神笔王铎在内,有时亦有单调之感。

临习时,要注意笔触的提按、顿挫、速缓、使转产生的疾、驰,狂、雅,断、连,枯、润,腴、瘦等,各种富有生命力的节奏形态。

有必要提及的是,一边放音乐或乐队现场演奏,一边和着音乐写字,硬把两个的节奏往一起靠,曲终了,字写完,谓之曰音乐书法。这其实是个噱头 ,仅是一种表演而已,是动作有节奏,不是书法作品本身有节奏。舍本逐末,表演的创作再好,也只是演的好。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