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伊秉绶题斋号(伊秉绶题匾大全)

导语:朝登东华山并考长坊村伊秉绶书法真迹

东华山原名白水顶,又名龙华峰,亦名西华山,位于福建省宁化县城关以西约36公里的闽赣交界处,属武夷山脉中偏南段,主峰白水顶海拔1148.9米。

宁化县志记载长寿老人伊岫云先生(已故),在耄耊之年,三度登临东华山,尽情游览,谒三神像于顶庵,夜宿脚庵,经再三咏色,标出东华八景,即:金轮焕彩、银汉朗耀、万山铺锦、云海艳波、白水飞瀑、晚霞丽天、巨人遥峙、梵宇钟声。

外公伊爵勋(已故),1928年正月与其伊岫云大哥、雷荣九二姊夫、张史才、张剑人、张志农共六人往西华山(即东华山)访胜畅游赋诗二首。

(一)

偕兄约友西华访,石室高峰铁瓦苍。

似练长河环赣绕,如香古塔插宁阳。

禅钟夜静声清亮,晚雾更深迷四方。

傍午登山衣襟敞,夜深絮话语深沉。

(二)

禅房静寂梦难醒,夜雨敲窗睡正浓。

晓雾迷蒙遮雒日,晨风习习畅游容。

云华梦短三更月,利禄兴残午夜钟。

雅兴初阻早来雨,欢情永记畅游踪。

1986年外公在《新定宁阳八景》诗中亦将东华山(西华山)列入其中,取名

《西华云雾》

西华云雾蔚异观,浪滚涛翻千般澜。

谷深峰险云雾渺,蒙蒙精巧占空间。

今日有缘与亲友俊杰、富和、志松、小平等一众15人登上东华山顶峰,俯视万山,当年外公一行畅游东华山场景恍若眼前,思绪万千。我亦舞文弄墨赋诗一首,回穗后以墨记之。

料峭山风春意冷,摘斗摩霄心欲狂。

万山铺绵禅钟穆,风起苍岚鹤翔云。

众人流连东华山,但时间紧促,大家还是依依不舍沿济村方向到长坊村寻访伊秉绶书法真迹。

长坊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是闽赣交界的一个古老客家村落,建于元末明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都曾在此成长和创作,留下墨宝。这里重点介绍伊秉绶。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人,故人又称“伊汀州”。

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正月十一日,伊秉绶生于宁化城关一个书香门弟,官宦人家。其父伊朝栋曾考中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禄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书传世。

伊秉绶从小聪颖好学,秉承家学渊源,饱读宋儒理学。7岁那年,伊秉绶来到长坊的姑姑家居住,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后又受业于名儒阴承方,攻宋儒理学,并且潜心研习李榕村、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30岁那年(乾隆四十九年)赴京赶考,举中正榜,便留居北京,为大学士朱珪、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时常出入太子傅朱珪的府弟,有一度还住在纪晓岚家中,给他孙子上课;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

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伊秉绶参加会试,进士及第,授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开始了亨通的仕途。伊秉绶从政,清正廉洁。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晋升为刑部主事;1798年(嘉庆三年)升刑部员外郎奉命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官;1799年(嘉庆四年),升任刑部郎中。之后,伊秉绶出任广东惠州和江苏扬州知府。

1807年,伊秉绶父亲病故,便回宁化奔丧。在老家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伊秉绶丁忧三年,也许是感觉到仕途疲惫,又在宁化呆了五年。期间,他给父老乡亲留下了不少手迹,也做了不少好事。有一年,宁化城墙坍塌,他出千金维修。又一年,家乡遭遇饥荒,他不仅捐粮救灾,还利用自己的身份游说商家平价粜米。并捐义粮二百石,赈济灾民;他还倡修广济、龙门二桥,筹措钱银万两[。

关于伊秉绶,还有一则关于饮食的趣闻。曾任广东惠州知府的清代书家伊秉绶,他家中常聚集文人墨客吟咏唱和,厨师往往忙不过来。伊秉绶于是让厨师用面粉加鸡蛋掺水和匀后,制成面条,卷曲成团,晾干后炸至金黄,储存备用。客人来了,只要把这种面加上佐料,放到水中一煮即可招待客人。一次,诗人、书法家宋湘尝过觉得非常美味,又知道它还没有名字,便说:“如此美食,竟无芳名,未免委屈。不若取名‘伊府面’如何?”从此,伊府面流传开来,简称为“伊面”。这“伊面”就是现代方便面的鼻祖,仍有不少方便面以伊面命名,如“三鲜伊面”;同时,“伊面”也是宁化客家小吃中的代表。在广东民间有一种面就叫“广东伊面”,随便问个广州街坊都知道,而且在粤菜中有一道菜叫“龙虾伊面”非常出名,几乎大型宴会和婚礼宴会中必有的一道名菜。

经友人撮合,长坊村伊秉绶书法真迹收藏者将伊秉绶牌扁真迹一一展出,让我们大饱眼福,洗涤身心,回味历史,并以诗墨记之。

东华山下默庵居,德政有声清名吏。

书拓汉隶篆意隐,领略古法生新奇。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