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山西家常饭的做法大全主食(山西家常饭菜)

山西民间的煮制类面食尤为丰富,有着繁多的品种与名称。

清道光《阳曲县志》中记载了太原面食中的“河漏”(也叫饸饹,今人称之“河捞”),以及豆麦二面的“拨鱼子”和“抿蛆子”(今称“抿圪蚪”)等,都是遍及城乡的家常饭。民国年间刘文炳《徐沟民俗志》中对太原郊县的面食以及制作方法作了更详尽的记载,如:麦面(俗称“白面”)和好后用手指撕片煮食者为“揪片”,用刀削面片呈条状落于釜内煮之者为“削面”(即刀削面),将面团久揉并醒面后反复重叠扯长而成细圆条者为“拉面”(也称“扯面”),擀成薄片切成细丝煮入沸水锅内者为“尖尖”,以铁筷将手持铁片上之稀软面团剔条入锅者为“剔尖”,稀面用筷子挡住使之从碗边流入锅内为“溜尖”,用网钵挤压出面丝入锅为“河捞”,豆麦二面和成稍硬擀薄切丝者为“擀面”,用擦网从网中擦入锅为“擦尖”,小块荞面用指捻成蜗状谓之“圪垛儿”,以各种蔬菜蘸面糊入锅煮之为“蘸片子”或“扫鱼儿”,此外还有“抿尖”,“圪搓搓”、“灌肠”(碗脱)、“炒面”、“花儿”(发酵玉米面饼)、“水煎饼”(高粱连皮为面制成)以及“春饼”、“脂油饼”、“起面饼”、“馍馍”、“卷子”、“包子”、“角儿”、“盒子”、“霾饭”、“拌汤”、“散面粥”等等50余种。

民间面食煮制食品因地域而呈现千姿百态,是山西饮食风习的重要特点,同一种类的面食,其制作方法和名称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揉面(山西普遍称“和面”)擀薄刀切,其刀法不同,便有切面和刀拨面之区别,不仅名称、刀法略异,口感与口味也有不同。民间流行的煮制面食中,还有一种将面团擀开形成较厚的宽片,汤锅沸腾时用手指揪扯面块成小片入锅,太原城区百姓习称为“揪片”,晋中许多地方却称为“抉片”,而在吕梁地区类似食品却称为“圪垛”。民间面食除此之外,还有“猫耳朵”、“捻鱼”、“扯面”、“豆面流尖”、“拌汤”、“煮圪瘩”等。包馅儿煮制面食有饺子、馄饨、元宵等。

山西民间风俗中,制作拉面以“拉几扣”来计算面条的粗细程度;拉七扣为大拉面,拉九扣以上面条则越细,故称其为“龙须面”。晋南一带民间,人们将和好的面团分成约一、二两重的小面块,随时拉抻入锅,宽薄软筋,称为小扯面。现今,刀削面工艺技艺作为传统饮食文化被当代人传承发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制作拉面的好手。外来客人不仅在大街小巷的面馆中能品尝到山西刀削面的滋味,甚至在当地朋友家中也能领略到刀削面的魅力与风采。

把面拌和成半流质的面团放在盘子里,拍平均匀,一手执铁筷,一手转动盘子,沿边剔下面条状煮入沸锅,熟后捞起浇卤食之,是流行在晋中一带的名吃“转盘剔尖”。

刀拨面是把和好的面压成半公分左右厚度,切成五寸宽大片,叠放四、五层,面案与沸水锅平列相对,使用一种双柄长切刀,起刀拨面下锅。

晋西北、晋中地区民间除了有吃饸饹面的习惯之外,还流行吃“捏钵子”食俗。“捏钵子”也是一种面条,形同饸饹;做法是将豆面加入少量榆皮面(榆树的内层皮磨制的面粉),用温水调成面团,用一种也称作“捏钵子”的器具将面团挤压入锅内,形成条状,沸水煮熟后捞入碗内,以盐、油煎葱、辣子与酸菜调和食用。过去,晋中一带民间的捏钵子多用高粱面掺和榆皮面做成。

山西民间煮制的流质饭食有小米稀饭,玉米圪糁稀饭、玉米面糊糊、油面菜、红豆南瓜饭、和子饭、撒子饭、瓜菜稀饭等,其风习传承至今。吕梁山区长期流行一种“小米钱钱”食俗,将黄豆用开水抄一下,捞出晾凉后用小锤捣成扁圆状存放起来,每当熬小米稀饭时将“豆钱钱”放入,熬出的小米稀饭香甜可口,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时至今日,豆钱钱小米稀饭仍然是当地百姓早晚的家常饭。

晋西北河曲、保德一带长期流行一种糜米酸饭,俗称“酸捞饭”,家家都有一只制作“酸捞饭”的“酸米罐”。据说,当地百姓吃酸饭始于宋代。那时,辽兵经常南下侵犯,每当听到消息,老百姓就要逃入深山,有时将泡好的黄米丢下,几天后回来,黄米已经发酸变质,百姓心疼粮食,舍不得丢掉,就凑合着煮成粥吃,没想到其米黄亮坚韧,其味犹如酸奶,又清热又解渴。从此,人们便用心专门制成酸汤,将米放入,在15℃以上温度下浸泡4至8小时后澄出,即制成酸粥。做成稀饭者叫酸稀粥,从汤中捞稠食叫做酸捞饭。盛夏时,当地百姓一日三餐多以此为食。因而,河曲民间家家户户锅台上有一个“酸米罐”,子孙相沿,爱莫能舍。

至今在太原市民中盛行不衰的传统面食,比起旧时来,制作更精美,品种更繁多,风味更美。除了家居日常所食用的切面、刀削面、揪片、压面条外,还有拉面(抻面)、河捞(河漏)、剔尖儿、擦尖儿、揪片、猫耳朵(圪垛儿)、搓鱼儿、剔拨箍儿等品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饭店酒楼乃至宾馆宴会上的风味食品。太原刀削面和拉面的制作工艺,也成为经济社会重要活动场合中当众表演的“民间绝活”,如刀削面:头顶面团,双手飞刀,面片似雪花飞舞,从几米开外准确地落入沸水锅内;曾有人形容它的的制作过程:“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 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如拉面:面师双手持面,高抻低甩,一大块面团反复在手中揉坤对折、再揉抻再对折,只见百千根细如银丝的面条瞬间生成,面师那种粗犷豪爽与细腻娴熟,令人震憾,令人折服。每一品种,还因采用原料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所用原料有白面(小麦面)、红面(高粱面)、豆面、玉米面、荞麦面、莜麦面以及作为增加高粱面韧性的榆皮面(以榆树细皮加工面成)。加工制作方法则有擀、切、搓、拉、压、擦、剔、流、拨、铲、揪、抿;熟制过程有煮、蒸、闷、炒、炸、以浇头而论,有打卤面、炸酱面、哨子面、鸡蛋面、西红柿面、排骨面、鸡汤面、牛肉面、麻酱面、羊汤肉;菜码有黄瓜丝、绿豆芽、佐料有香醋、蒜瓣、面酱、葱段、腐乳和汕泼辣子等 ,真可称得上蔚为大观了。著名作家老舍在品尝了拨鱼、猫耳朵等之后曾赋诗一首:“驼峰熊掌凯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四座风番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花。”

太原人只要一碗面条下肚,就通体舒坦;若长期在外吃不上面条,则“难活得不行”。太原面食已深深烙印在太原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倾向之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太原市城镇居民供应粮食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是麦面,百姓俗称“白面”或“好面”,除节庆喜事或亲朋贵客来访时食用之外,平时舍不得敞开吃,因而流行着一种“包皮面”的食俗。所谓“包皮面”,用三四成白面和六七成高粱面各自揉成面团,然后用白面包裹住高粱面轻轻摊平擀薄,切成面条煮食。煮出的面条两边为白色,中间夹着红色,煞是好看,一般只在正餐即午饭时食用。太原面食中的“擦圪蚪”也是以少量白面与较多高梁面混合制作而成,称为“红面擦圪蚪”。城镇百姓的晚饭,曾流行吃“煮疙瘩”,将玉米面烫水拌和,捏成小圆饼状,煮入小米粥或玉米糊中。

太原境内传统农作物以谷子、玉米等杂粮与小麦为主,这是太原面食风俗的物质条件。境内妇女婚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多不从事生产劳动,有足够的时间摆弄食物。太原民间有“一面百样吃”和“七十二样家常饭”的说法,家庭主妇摆弄面食得心应手,花样百出。太原人具有勤劳俭朴、忍耐谨慎的性格,长期满足于因地制宜、自给自足的物产资源,这也是太原面食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

与太原面食相伴而生的醋蒜调和,以品质优良、口味独特的山西醋为基料,根据个人习好辅以蒜末、葱花、香菜、辣椒等,令人望而生津、食欲大增。加工制作太原面食的器具,磨碾笼屉、案板擀杖且不说它,河捞床、擦擦、剔筷、剔板、削刀等等,五花八门、自成体系。太原面食的制作工艺,从选料、和面、发酵到上案制作、入笼入锅,直至调味、摆样,各有讲究和规矩。

山西面食的传承方式以家庭成员间的言传身教为主,历代民间“巧妇”、“名炊”辈出。但是,时代进步、经济发展使得社会风俗发生变化,山西面食的许多品种在选料、形制尤其是口味上亦发生显著改变,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面食(如尖尖、溜尖、河捞、抿尖、包皮面、煮疙瘩等)已不多见,一些传统品种濒临消失,一些“技艺”与“口味”无以续递,将逐步退出历史。

小米稀饭

和子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娴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