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高温合金锻件产生裂纹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有哪些(高温合金锻件标准)

高温合金由于塑性差,锻造时经常出现各种裂纹。尤其是铸锭,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锻造时更易开裂。 1.产生裂纹的原因主要有:

1)有害杂质含量多,铅、铋、锡、锑、砷、硫等都是高温合金中的有害杂质,这些元素的熔点低,在合金中分布于晶界上,降低了合金的塑性;

2)合金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 它们在合金中形成脆性化合物,并沿晶界分布,使合金的塑性降低;

3)铸锭表面和内部的质量差,或棒材中存在某些冶金缺陷(例如,夹杂物、分层、缩孔残留、疏松、点状偏析、碳化物堆积等),锻造时引起开裂;

4)在火焰炉中加热时,燃料和炉气中含硫量过高,硫与镍作用后形成低熔点共晶体,沿晶界分布,降低了合金的塑性;

5)装炉温度过高,升温速度过快,尤其在加热铸锭和断面尺寸大的坯料时,由于合金导热性差,温度应力大,易引起炸裂;

6)加热温度过高或变形温度过低;

7)变形程度过大或变形速度过快;

8)变形工艺不当,存在较大的拉应力和附加拉应力。

2.为防止产生裂纹,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对原材料应按标准进行检查,要严格控制有害元素的含量。某些有害元素(例如硼)过多时,可适当降低锻造加热温度;

2)铸锭需经扒皮或砂轮清理后,才能加热锻造;

3)加热时应控制装炉温度和升温速度;

4)在火焰炉中加热时应避免燃料中含硫量过高。同时,也不应在强氧化性介质中加热,以免氧扩散到合金中,使合金塑性下降;

5)要注意控制加热和变形温度;

6)铸锭拔长时,开始应轻击,待铸态组织得到了适当破碎,塑性有所提高后,再增大变形量。拔长时的每火次总变形量应控制在30%-70%范围内,不应在一处连击,应采用螺旋式锻造法,并应从大头向尾部送进。

对于塑性很低的合金铸锭和中间坯,可采用塑性垫、包套镦粗等变形工艺。

7)工模具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般为150-350℃),锻造和模锻时应进行良好的润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优秀作者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