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书生借宿一晚妻子就怀孕了,丈夫:正合我心意

扬州县城有一位孔员外,是做古董生意的,这位孔员外不仅鉴别古董的眼光独到,而且运气还特别好,常常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从乡下老农手中,淘到一些价值连城的宝贝,所以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积累了万贯家财。

孔员外膝下就一个宝贝女儿,名叫易倩,今年十八岁,长得是眼眉如画,俏丽脱俗。

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书生借宿一晚妻子就怀孕了,丈夫:正合我心意

早在十年前,孔员外就和自己过命的好朋友刘员外结下了娃娃亲,答应将自己的女儿易倩嫁给刘员外的儿子刘浩鑫。

眼看女儿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刘浩鑫也长成了一个儒雅风流的翩翩公子,孔员外就张罗着为他们完婚。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刘员外家发生了一场意外。

刘员外家是开酒楼的,虽说不是城里最大最豪华的酒楼,但是也有些名气,所以家里有的是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刘员外酒楼的隔壁,是一家印刷书籍的小作坊,专门印刷图书,不料这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印刷作坊里的一个小伙计,晚上睡着后,忘记了吹灭蜡烛,蜡烛点燃了存放的纸张,引发了大火,这下糟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小作坊烧了个精光,刘员外的酒楼也未能幸免,被大火烧成了灰烬。

酒楼是刘员外多年的心血,眼看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刘员外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撒手人寰了。

刘浩鑫强忍悲痛安葬了父亲,但是此刻家里是一贫如洗,彻底变成了穷光蛋。

孔员外知道刘浩鑫家里的变故后,心中寻思,如果这时候把女儿嫁给了他,女儿到了刘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岂不是要跟着他受苦,于是就有了悔婚之意。

但是悔婚这事,孔员外自己不好提出来,毕竟两家早就定有婚约,再者说了,刘浩鑫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就这样无缘无故悔婚,说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

嫁又不能嫁,悔婚又不能悔婚,这可如何是好?正当孔员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这天孔员外找到刘浩鑫,说道,贤婿啊,我知道你家现在非常困难,但是你和易倩的婚约,我会信守承诺的,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要做上门女婿,我这也是为了你们小两口好,你要是同意,择日我就为你们完婚,你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就拉倒。

孔员外盘算的很周全,在那个年月,男子做上门女婿,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但凡家里有口饭吃,谁也不愿意做上门女婿。

孔员外摸准了刘浩鑫的心理,就是想要让他知难而退,如果你不答应做上门女婿,就是主动退婚,我可以再为女儿另外挑选女婿,如果你愿意做上门女婿,那也好,至少可以把女儿留在身边,不让她吃苦受穷。

刘浩鑫现在是家徒四壁,一无所有,连吃饭都成了难题,哪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于是就答应下来了。

孔员外很是高兴,择良辰吉日,为刘浩鑫和易倩举办了婚礼,小两口结婚后恩恩爱爱,如胶似漆,孔员外看在眼中,乐在心里。

刘浩鑫和易倩结婚半年后,这一天,孔员外要到城郊的牛家村去收购古董,刘浩鑫就说,岳父,你就把我带上吧,让我也跟你学学这里面的门道,关键时候,我还能为你搭把手。

孔员外听了很是高兴,回道,好啊,你跟我去也好,让你长长见识,就这样翁婿两人来到了牛家村。

牛家村村子不大,不过百十来户人家,不过这里山清水秀,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所以村里流传下来不少值钱的古董。

孔员外这次运气不错,只花了五两银子,就从一位老伯手中买到了一件宋代古画,他只要将这幅古画转手,至少可以赚到数百两银子。

翁婿两人拿着古画,喜滋滋往家赶,刚刚走到黑松林的时候,一个黑影悄悄跟在了他们身后,两人却是浑然不觉。

这个黑影不是别人,正是村里的混混,名叫牛七,说起这个牛七,人见人恨,他平日里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无恶不作。

昨天牛七在赌场里面输了个精光,还欠了不少赌债,正在为筹钱发愁,刚才他从家里出来,恰好看到孔员外和刘浩鑫拿着一幅古画,高高兴兴往村外走。

牛七顿时就起了歹心,心说这要把孔员外的古画抢到手,肯定能够发大财啊,于是就偷偷跟在了他们身后。

走到黑松林,眼前这里非常荒僻,四下无人,牛七抄起木棍拦在了孔员外面前,大喝一声,呔,识相的,把东西留下,放你过去。

孔员外认识牛七,见他大白天竟敢拦路抢劫,不由得火冒三丈,怒喝,牛七,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劫道。

牛七穷疯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冷笑一声,劫的就是你,少啰嗦,把东西留下,要不然别怪我不客气,说罢举起了手里的木棍。

孔员外闯荡商场多年,岂能够被一个地痞混混吓倒,火气也上来了,怒骂道,妈的,你敢动我试试。

牛七红了眼,此刻如果服软,岂不叫人嗤笑,于是举起木棍,狠狠砸向孔员外,这下坏了,刘浩鑫一看,大喊一声,岳父,快闪开,说罢推了一把孔员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牛七的木棍。

就听见扑的一声闷响,这一棍结结实实砸到了刘浩鑫的后脑勺上面,他被打倒在地,刹那间晕厥了过去。

牛七一看打伤了人命,吓得魂飞魄散,扔下木棍,仓惶逃走了。

孔员外一看刘浩鑫双目紧闭,鲜血染满了脑袋,赶紧背起了他,火急火燎赶往了医馆。

刘浩鑫在床上足足躺了一个多月,这才从鬼门关抢救过来,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醒来后的刘浩鑫变成了一个傻子,成天咧着嘴痴笑。

孔员外和易倩见此情形,悲痛欲绝,孔员外请遍了城里的名医,来给刘浩鑫治病,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孔员外渐渐有些灰心了,成天唉声叹气,易倩则是以泪洗面。

刘浩鑫和易倩结婚之后,还没有子嗣,眼见女婿成了这般模样,孔员外怎么能够不心痛。

过了半年,刘浩鑫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孔员外对于女婿能够康复,也不报什么希望了,于是请了几个家仆,好生照顾女婿,好在家底还算殷实,日子倒也过得去。

这一天,孔员外应朋友之邀,到城郊的马家庄做客赴宴,酒宴散去,孔员外独自回家,刚刚走到小树林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年轻书生,在一棵歪脖树下,挂了一条绳子,站在一块石头上,踮起脚正准备上吊。

孔员外见此情景,惊得瞠目结舌,一个箭步冲上去,将书生拽了下来,高声喊道,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书生被孔员外救下后,仍然寻死觅活,嚎啕大哭,别管我,让我去死,让我去死。

孔员外紧紧拽住书生,待他哭罢多时,才问道,年轻人,究竟遇到什么事,这么想不开要寻死呢?

书生这会儿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了,止住了哭声,叙说了自己的不幸身世。

原来书生名叫韩言希,邻县人士,韩言希可以说是少年成名,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被称之为神童,家人对他报以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参加科考,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可是韩言希接连参加了两次科考,都是名落孙山,无功而返,眼看科考无望,生活又没有着落,陷入了困顿,韩言希心灰意冷,这才有了轻生的念头。

孔员外劝慰道,韩公子,想开一些,你还年轻,这次考不上,以后还可以再考嘛,你老家还有什么人吗?

韩言希叹了一口气,回道,我的父母已经过世了,为了攒足赴京赶考的盘缠,我已经把家里的房子和田地都卖了,现在就算想回家,也回不去了。

孔员外就问到,韩公子,你现在还想读书吗?

韩言希想都没想,立刻回道,想啊,当然想读书,我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如果就这样放弃,岂不是太可惜了,但是我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饿着肚子怎么读书啊。

孔员外听到这里,心里有了打算,就说道,韩公子,我家就住在城里,离着这里不远,你如果愿意,就跟我回家,我供你吃住,让你安心读书,不知你意下如何?

韩言希听到这里,惊喜万分,哎呀,太感谢你啦,你真的是个大好人啊,但是韩言希也有所顾虑,就问道,你我素昧平生,您这样帮我,让我很是不安啊,您总得跟我说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帮我,我才能跟您回家啊。

孔员外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韩公子,实话告诉你吧,我家也摊上事了,女婿不幸受伤成了傻子,家里虽然现在吃喝不愁,但是等我死后,我的家业无人继承,女儿女婿难免遭人欺负,我现在帮你,是想等你哪天发达了,能够帮帮我的女儿女婿,让他们的生活有着落,我九泉之下,对你也是感激不尽了。

韩言希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连忙回道,您放心吧,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报答您的恩情。

孔员外听到这里,欣喜不已,就这样把韩言希带回了家,把女儿女婿喊来,给他们介绍了韩言希,说以后他就是你们的大哥。

就这样,韩言希在孔员外家里住了下来,孔员外对待韩言希很是不错,为他单独在府邸外面安排了一间上好的房间,让他安心读书,食宿有专人服侍,韩言希不用操一点心,他对孔员外是感激不尽。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晃一年多过去了,眼看又到了科考的日子,韩言希即将赴京赶考,孔员外摆了一桌家宴,为韩言希践行,席间,孔员外频频向韩言希敬酒,祝愿他这次赶考能够金榜题名,一举高中。

韩言希本来就不胜酒力,几杯酒下肚,就醉的不省人事了,孔员外将他搀扶进房休息。

夜里韩言希睡得迷迷瞪瞪,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个年轻女子走进房间,上了他的床,和他共赴一场酣畅淋漓的云雨之欢。

等韩言希醒来后,只觉得大汗淋漓,汗水浸湿了衣衫,再看身下,早已湿了一大片。

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书生借宿一晚妻子就怀孕了,丈夫:正合我心意

第二天一大早,孔员外送韩言希赴京赶考,并且给了他一大笔盘缠,韩言希接过银子,自然是感激不已。

这次参加科考,韩言希果然不负众望,一举考中了进士,被朝廷委任为江阴县令,韩言希到江阴赴任后,带领老百姓兴修水利,大力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政绩斐然,官声甚好。

韩言希在江阴的任期已满,朝廷对于韩言希非常赏识,决定提拔他到省城,委以重任,在提拔韩言希到省城赴任之前,特地给了他三个月的探亲假,有了这难得的假期,韩言希决定回扬州看望恩公孔员外。

当韩言希兴冲冲赶到孔员外的老宅时,登时惊得目瞪口呆,两行热泪流了下来,只见昔日豪华阔绰的府邸,现在已经变成了断壁残垣,里面荒草丛生,长到了一人多高。

经过多方打听,后来一个老婆婆告诉韩言希,孔员外已经病故了,孔员外死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摧垮了府邸,孔员外的女儿女婿现在下落不明,不知道是死是活。

听到这里,韩言希悔恨不已,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看完孔员外呢,现在他的女儿女婿不知去向,又该如何找到他们,报答恩情呢?韩言希带着失落的心情,默默地离开了这里。

韩言希来到了省城,沿途都在打听易倩和刘浩鑫的消息,可是人海茫茫,一点线索都没有。

韩言希到省城做了知府,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这天恰逢清明节,韩言希就给府里的衙役都放假了,让他们回家扫墓,趁着这个难得的悠闲时间,韩言希来到了郊外的鸡冠山游玩。

来到鸡冠山,但见山里鸟语花香,树木郁郁葱葱,景色甚是优美,见此美景,韩言希心情大好,沿着山道漫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半山腰。

刚刚走到半山腰,忽然不远处传来一个孩童的读书声,清脆而嘹亮。

韩言希就是一愣,在这大山里面,怎么会有孩子在读书呢?

带着几分好奇,韩言希循声前行,走了不多一会,就看见一座荒废的破庙,但见破庙的屋顶塌了半边,墙壁上面满是裂纹,摇摇欲坠,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倒塌。

韩言希走进破庙一看,只见墙角处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捧着一本《论语》,正在专心致志大声朗读。

韩言希没有打扰他,直到男孩朗读完了,韩言希这才上前问话,娃娃,你怎么在这里读书呢,你的爹娘呢?

男孩回道,我没有爹,母亲帮人家洗衣服去了。

韩言希听到这里,唏嘘不已,问道,娃娃,你喜欢读书吗?

男孩回道,喜欢,我娘说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想要有出息,就一定要努力读书,等我读书有了出息,就好好孝敬我娘,那样她就不用在冬天还要帮人洗衣服了。

韩言希听到这里,感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就在这时候,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男孩急忙起身跑了出去,说到,我娘回来了。

不大一会儿,一位二十八九岁身材瘦削的女子走了进来,看见韩言希站在屋里,登时愣住了,先生,你在这里做什么?

韩言希赶紧回道,大嫂,我是听到你儿子的读书声,才被吸引走进来的,令郎如此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我非常喜欢。

我也是个读书人,年轻时穷困潦倒,幸亏得到一位好心人的捐助,我才得以完成学业,取得今天的成就,看到令郎如此勤奋,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说到这里,韩言希停顿了一会儿,朝那个女子深深施了一礼,说道,大嫂,你看这里破败不堪,你们母子在这里居住,危险重重,再者说了,令郎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也不利于读书啊,我有个万全之策,不仅可以让你们母子衣食无忧,还可以让令郎受到良好的教育。

少妇听到这里,颇有些心动,她看韩言希面相忠厚,是个可靠的人,这才回道,不知先生说的是什么万全之策?

韩言希回道,我府里正好缺少一位佣人,你可以带着儿子到我家居住,这样你有了稳定的收入,也可以让令郎安心读书。

少妇听到这里,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回道,好吧,那就多谢先生美意了。

就这样,韩言希将少妇和她的儿子带回了知府大院,为她们安排了住宿,少妇留在府里,做了一名女佣,她的儿子则被送到了书馆读书。

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书生借宿一晚妻子就怀孕了,丈夫:正合我心意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倒也相安无事。

这天府里的管家找到韩言希,说到,大人,你领回来的那个女子,不是个正经女人。

听到管家这么说,韩言希大吃一惊,管家,何出此言啊,为什么这么说她?

管家回道,大人有所不知,每天晚上三更天,我看到那个女子偷偷溜出府里,一出去就是一个晚上,不知道干什么去了,你说这样的女人,难道就没有问题吗?

韩言希听罢,惊愕不已,略微思索了片刻,说到,我知道了,我自有安排。

这天夜里,韩言希没有睡,而是躲在角门旁边的马棚里面,果然到了三更天,那个少妇提着一个篮子,偷偷打开角门出去了,韩言希赶紧悄悄跟上去了。

只见少妇出了城,一直往城外走去,韩言希心中疑惑,这么晚了,她出城干什么?

走了多时,韩言希这才发现少妇竟然走进了那座破庙,他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偷偷朝里面观瞧。

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书生借宿一晚妻子就怀孕了,丈夫:正合我心意

少妇走进破庙,打开篮子,拿出米饭和馒头,还有一些咸菜,这时候破庙里面走出来一个胡子邋遢的男人,憨傻地对着少妇傻笑,嘴里叫嚷着,我饿,我饿。

少妇将米饭和馒头递给那个男人,说到,浩鑫,快吃吧,我知道你饿坏了,不过现在我已经找到了一个新东家,如果这时候带你过去,恐怕会吓着人家,等我安定下来后,再跟老爷说说,如果老爷同意了,我再接你过去。

那个男人似乎压根就没有听懂少妇的话,只顾大口吃着米饭馒头,少妇赶紧劝阻,慢点吃,慢点吃,不要噎着了。

少妇喊那个男人浩鑫的时候,韩言希心里突然被重重锤了一下,浑身就是一颤,再看那个少妇,仔仔细细打量她的脸庞,猛然就冲了进去,大声叫到,易倩,真的是你吗?

少妇正在喂男人吃饭,没想到外面还有个人,韩言希这一闯进来,少妇惊呆了,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韩言希一把拉住少妇的手,说道,我是韩言希啊,还记得当年被你父亲收留的那个书生吗?

易倩听到韩言希的名字,震惊不已,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登时激动地热泪盈眶。

韩言希连忙问道,易倩,你怎么会流落到此呢?

易倩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这才叙说了往事。

当年韩言希走后的第二年,孔员外就病故了,易倩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可是老天爷不长眼,一场龙卷风吹垮了家里的宅院,为生活所迫,易倩带着刘浩鑫逃难到了此地,在破庙里面栖身,易倩靠给人家浆洗衣服,赚几个辛苦钱,勉强度日。

韩言希请易倩到府里做佣人,易倩本来是很高兴的,这样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儿子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但是易倩进了韩言希府里,刘浩鑫就无人照顾了,为了不让他饿着,易倩只有在晚上偷偷溜出府里,来到破庙,给刘浩鑫送吃的。

韩言希听到这里,心酸不已,真的是太难为易倩了,她一个弱女子,为这个家吃了太多苦了,忽然韩言希想到了什么,就问到,那么你的儿子是谁的,他指了指刘浩鑫,因为韩言希知道,刘浩鑫疯了之后,是不能生育的。

易倩这时候羞涩的笑了,娇嗔的说到,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吗,那晚走进你房间的女子是谁,你还不知道吗?

韩言希听罢,恍然大悟了,原来那晚他根本不是在做梦。

孔员外知道韩言希即将赴京赶考,就有心让他为孔家留下骨血,这样女儿女婿年老以后的日子,就有人照顾了,孔员外在韩言希喝的酒里,下了合欢散,易倩与韩言希一夜缠绵,才有了身孕,生下了现在的儿子。

韩言希明白一切之后,惊喜不已,决定好好报答易倩一家的恩情,他请来媒婆,正式向易倩提亲,因为刘浩鑫已经失去心智,没有完全自主能力,所以这事情就不能囿于旧礼了。

韩言希将易倩娶进家门后,叫儿子认祖归宗,随着自己姓韩,又让他认刘浩鑫为干爹,从此之后,一大家子开开心心生活在一起。

易倩的儿子长大成人后,不仅考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而且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非常孝顺,对待自己的养父刘浩鑫,如同亲生父亲一般,对他非常尽孝,一直为他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