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1650年,12岁顺治得知多尔衮去世,哭着走了5里地,亲自接回尸体,还封他“义皇帝”。但很快,顺治就掘墓鞭尸,灵位也扔出太庙。

这天,顺治突然下旨,废掉多尔衮所有的封号。

大臣们不解:距多尔衮病逝才2个月,这转变来得太突然。

然而,顺治不仅清算了多尔衮,连他的同胞兄弟也不放过。

此外,凡是和多尔衮来往密切的大臣,都被关进了大牢。

有人想求情,立马流放宁古塔。

多尔衮是顺治的亲叔叔,又一手扶持顺治登基。为何顺治会恨他入骨呢?

-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当年,皇太极死的突然。健在的皇子虽有8个,却无1人被立储。

其中最高兴的,要数35岁的长子豪格。他跟随皇太极打仗,立下不少战功。

但,盯着皇位的可不止豪格。

别的不说,多尔衮第一个跃跃欲试。此时,他已颇具争一争的资本。

毕竟努尔哈赤死时,多尔衮才15岁。

哪怕再得父亲宠爱,他也只是个毛孩子,和皇太极比起来,要稚嫩许多。

如今机会就在眼前,他自然不会放过。

-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可惜的是,满朝文武只想拥立皇子。

摆在多尔衮面前的,是两条路:

要么让步于豪格,要么扶持一个幼主。

此时,福临的母亲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找到了多尔衮。

论年龄,6岁的福临并非最小,下面还有2个弟弟呢。

论功劳,一个连敌人鲜血都没见过的孩子,能有什么功?

但,布木布泰有张王牌:福临是“嫡长子”。

原来,皇太极称帝后,给地位最高的5个妃子单独建宫,其中就有庄妃布木布泰。

按照满族传统,5宫后妃的孩子,都可称为嫡子。

但5人不是连生女儿,就是儿子早夭。活下来的福临,成了嫡长子。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布木布泰的聪慧和果敢,为她和儿子争得了机会。

多尔衮立即跟她合作。

一个女人,能有什么威胁?而且让6岁的福临登基,自己做摄政王,也许还有机会问鼎皇位。

他们联手挤走了豪格,实现了短暂的双赢。

-

顺治帝上位后,多尔衮频繁出现在太后寝宫,有时太后还要求,顺治应向多尔衮请安。

年幼的顺治帝常常自责,都是他没有保护好母亲。

而多尔衮帮助顺治帝上位后,依然没有忘记当初的野心。

他手握朝政大权,同时统领正白旗,进一步扩大权势范围。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公元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因军功显赫,顺治帝封他为皇叔父摄政王。

多尔衮当上摄政王的第1年,他强烈要求文武大臣向他行大礼。

不仅如此,他穿的衣服、吃的食物、用的东西,甚至包括车马仪仗,都必须和顺治的一样。

第2年,多尔衮觉得每次调兵,都要奏请顺治帝,太麻烦。

他干脆把玉玺放在自己府里,随时可以调兵。

第3年,多尔衮见到顺治帝,已经不再下跪。

朝中大臣为了讨好他,把他的话当作圣旨,有事也只去摄政王府请示,顺治帝形同摆设!

-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也许是顺直的忍耐,也许是众人的吹捧,多尔衮一度以为,自己离皇位,只差1小步。

但,他到临死前,也没能如愿。

公元1650年八月,多尔衮在古北口外狩猎,突然从马上摔下来,还没来得及送回京城救治,就病死在路上了。

顺治听闻消息,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但却被太后按下了躁动的心。

太后建议:把表面功夫做足,追封多尔衮为“义皇帝”,按皇帝的规模办丧礼。

一来,不留下忘恩负义的骂名,毕竟多尔衮狂妄之余,也为清朝定鼎北京,统一中原,做了不少贡献。

二来,要处置多尔衮的党羽,须得不露声色,各个击破。

直到一百年后,乾隆下令为多尔衮翻案,恢复他睿亲王的封号,重新修复墓地,并“追谥曰忠,补入玉牒”。

多尔衮去世,12岁顺治亲自接尸,哭了5里地,不久却直接动手鞭尸

君臣有别,做臣子的就不应该惦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然从多尔衮的经历来看,他曾离皇位很近。当初努尔哈赤把亲率的镶黄旗留给多尔衮,暗示要传位给他。

可是,却被皇太极抢先一步。

好不容易等到皇太极死了,又有其他人出来阻拦。本以为可以借助辅佐顺治帝来抢夺皇位,可人算不如天算,多尔衮又没有命去争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多尔衮是臣子,臣子的职责是为君主排忧解难,而不是无视君权,甚至伺机取而代之。

如果多尔衮在帮助顺治帝的时候,打消了邪念,真心实意辅佐,恪守臣子的本分,或许顺治帝会念及叔侄一场的情分,给他留个好归宿。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灵枫历史阁,把旧时光里的故事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