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导语: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最近,我们谈晋绥军的文章比较多,其中涉及的中国近代军队编制也较多。

如从清末新军的镇—协—标到民国初年的师—旅—团,再到后来的军、集团军等。其中还穿插有混成旅、骑兵师、炮兵团、技术兵营等各类不同的部队。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便有军、师、旅、团之类的编制,但当时的含义跟后来是不一样的。

一直到了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将镇、协、标、营、队、排、棚正式改称为师、旅、团、营、连、排、班。 由此之后,这套编制称号一直用到了现在。同时在翻译外国军队编制时,也相对应地使用这套编制体系。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在民国初年,军的编制还不常使用,最常见的大编制就是师;有的时候师级建制不充实,则为混成旅,所谓的混成旅相较一般的步兵旅而言,加强了炮兵、骑兵等技术兵种力量,综合作战能力要更强。

而到192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境内军队的不断扩编,师级作战单位越来越多,将若干师编为一个军,军级编制由此逐渐推广开来。

如我们谈晋绥军发展时,在其最初还称为晋军时,不过才几个混成旅的部队。但到1920年代中期,该部就已经发展到了17个步兵师;在随后1929年到1930年中原大战前,晋绥军再度大规模扩军,仅正牌的步兵师就扩充到了30个。

如我们在先前文章中所说,当时的晋绥军正规编制有步兵10个军30个师、4个保安纵队12个旅、炮兵7个旅17个团、骑兵4个师、工兵及辎重兵各10个营,总兵力为25万人。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大家稍微一算就知道,当时晋绥军的一个步兵师肯定没有一万人,只有不过几千人。

在大众的潜意识中,一个师的兵力应该是有1万余人的。但晋绥军的师当时只有几千人。由此,这些朋友得出了晋绥军是严重缺编的结论。

实际上在当时的中国军队中,部队编制的名号虽然大家都一样,但具体的编制原则和兵力数,其实都有自己的一套。

并不是说一个步兵师就非得按照当年北洋陆军的编制,一个师就得下辖2个旅,一个旅下辖2个团,再加上技术兵种,全师兵力1万多人。

实际上师级部队的这个编制只是个基础,在各方军队实际使用中,是多有变动的。

如1926年的北伐军,全军共计10万人,但却有8个军,平均每个军也只不过1万多人,每个师不过数千人。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在当时北伐军中,大部分军都是采用军辖数个师,每个师直辖3个团的编制,取消了其中的旅级编制,而每个团的兵力大多也只有1000余人。比较例外的是第7军,该军直辖若干旅,每个旅辖2个团,其实这个旅的编制只比其他北伐军的师少1个团,如果步兵团人数比后者更充实的话,则旅的实力数比师还大。

其实这种情况在扩编后阎锡山的部队中也非常常见,之所以以旅的实力数顶着师的番号,其实也有虚张声势,使得对方误以为己方兵力众多的因素存在。

阎锡山部在1925年扩军中搞出了2个师12个旅的部队,其中第1师和第2师均辖2个旅,每个旅辖2个团,这是沿用北洋陆军的正常编制,但将技术兵种剥离,而当时的其他旅则为独立旅。

随后阎锡山以这些独立旅为基础再度扩军,搞出了17个步兵师,在当时的编制下。这个师之下既有旅也有团,如守涿州的傅作义部第4师即有个第4旅,步兵团的番号则有第7团、第8团、第36团。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实战中阎锡山的炮兵等技术兵种部队,往往会加强到步兵部队,在涿州之战中傅作义的第4师便配属有炮兵第4团。

在中原大战前,晋绥军所扩编出的30个步兵师中,其实也都只有3个步兵团。

晋绥军的步兵团每个团下辖3个营,每个营辖3个步兵连和1个机炮连,每营官兵约470人;这样的3个营加上团直,共计每个团就是1500人左右。

而这样的3个团组成一个师,加上师直后,每个师的兵力是5000人左右。

不过这样的编制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因为晋绥军扩编不久之后,便在中原大战中落败了。失败之后,晋绥军所面临的就是裁减整编。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当时南京方面只给了晋绥军4个军的番号,即国军32军、33军、34军、35军,步兵师的番号则只有8个,分别是66师、67师、68师、69师、70师、71师、72师、73师。

晋绥军在战前曾有14个军40多个步兵师(注:4个保安纵队均改编为军),如此缩编到4个军8个师,可谓是元气大伤。

经过一方周转之后,也不过是多了1个正太护路军及几个独立旅的编制,与晋绥军在鼎盛时期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本来就4个军、8个师的番号,32军军长商震还率本军67师的作战部队脱离了晋绥军建制,此后晋绥军只剩下33军、34军、35军和正太护路军,而67师由于部队都没了,番号也被中央军陈诚集团要走,自此67师成为陈诚系的骨干番号之一。

不过晋绥军虽然经历了战败缩编,但此时的部队编制却是比较充实的,其剩下的7个师,每个师都是辖3个旅6个团,总兵力在1万人左右。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在全面抗战前,晋绥军的编制又经过了一轮调整,军的番号增加到了6个,其中除1个骑兵军外,剩下5个都是步兵军。但在作战部队的规模上,其实扩充并不大,只不过是进行了一系列番号调整而已。

此时晋绥军原有的7个师中,66师、68师、69师均为2旅6团编制,满编的情况下兵力仍可上万;而其余的师则改为2旅4团制,兵力便不足万人。

全面抗战开始后,晋绥军在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中损失惨重,作战部队一度仅剩2万多人,经补充后也只恢复到了5万余人。

此后阎锡山通过“兵农合一”的制度,将控制区内的人力资源发挥到了极致,仍旧使得晋绥军的兵力恢复到了10多万人的水平。

此时晋绥军有多达4个集团军的番号,具体作战部队共计有21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6个挺进纵队、2个政卫师、5个炮兵团、2个工兵团、1个特务团、1个机枪团、1个警卫总队、1个狙击总队以及其他直属部队。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这样平均每个晋绥军的师最多只有4000余人,其中一些暂编师甚至还不到4000人。

这样的师一般仍下辖3个步兵团,部队编制数基本可参照1929年到1930年时期晋绥军大扩军之后的情况,但在团、营、连编制人数上自然是不充实的,毕竟平均人数较当时还少了1000多人。

所以当时晋绥军已经编成了师—团编制,每个团实际兵员可能就一千二三百人甚至仅有千余人而已。

如抗战胜利后不久的上党战役中,我军歼灭晋绥军11个师外加挺进纵队、保安团等部,一共才不过3.5万人,平均每个师只有3000人左右。如果算上晋绥军的留守部队及逃掉的漏网之鱼,其主力部队的师可到4000人左右,如果不是主力的话连4000人也没有。

三四千人也能编一个师?晋绥军被歼11个师,总共才35000人

所以我们便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亮剑》中楚云飞358团的5000兵力其实只是剧情需要,在真实历史上,至少都该给个暂编师的编制(实际上这个实力数比晋绥军主力师的兵力都要多)。

因此综合来看在整个晋绥军的历史上,其步兵师最初是5000余人,后来一度达到万余人及大几千人的程度。但在抗战中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晋绥军步兵师的大致兵力只有三四千人,因此大家切不要以一万余人的步兵师编制数来衡量晋绥军的部队,这样算起来就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