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光影呈现“八女投江”

导语:光影呈现“八女投江”

原标题:光影呈现“八女投江”

1949年底,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中华女儿》。这部影片以抗日战争时期“八女投江”的故事为创作原型。1938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的8名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挽臂投江,壮烈牺牲。影片由两条叙事线索穿插并行,一条以胡秀芝目睹丈夫被日军烧死后,由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抗联女战士为线索;另一条则以8名抗联女英雄投江牺牲的巾帼英雄群像为线索。两条线索交错并行,既勾勒出胡秀芝爱恨分明、敢于斗争的人物气质,也通过她的成长侧面反映了抗联战士的斗争风采。

东北电影制片厂赓续着延安电影团的红色血脉。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电影团派人跟随大部队从延安千里跋涉赶往东北,于1946年4月接收了日本在长春设立的电影机构。9月,延安电影团全体成员来到东北。经过紧张筹备,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宣告成立。随后,党的大批电影工作者来到这里,投入人民电影事业中。《中华女儿》的编剧颜一烟、导演凌子风和翟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部电影的诞生源于中共中央于1948年11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工作给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当时,正在积极筹划故事片生产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根据这一文件精神,决定将“八女投江”的事迹进行影像化呈现。

为在银幕上充分展现东北抗联官兵的斗争史,编剧颜一烟翻山越岭到林海雪原体验抗联官兵的战斗生活,还访问了百余位当年的抗联同志。但是,具体到8名女英雄,当时的资料却相对匮乏。即便是曾任第五军军长的周保中也只能告诉她:“‘八女投江’是事实。她们在江边被敌人包围,奋战数小时,弹尽后,宁死不做俘虏,英勇壮烈地投江牺牲了。”缺乏具体资料令颜一烟十分苦恼,工作一时难以开展。但凭着不怕困难的“狠劲儿”和对电影艺术的“钻劲儿”,颜一烟最终写出《中华女儿》的剧本。

影片中,“投江”的结局以及人物是真实的,但有一些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为此,颜一烟特地向原抗联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征询意见。冯仲云的回答给了颜一烟莫大鼓舞:“你这样写,虽然对于8名女英雄来说,不完全真。可对于抗联来说,就相当真实可信,因为你反映了东北抗联的真实。”

剧本名字最初定为《抗联的女儿》,经有关部门审查后认为这种伟大的气节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因此改名为《中华女儿》。该片采用写实与写意相融合的手段进行创作,其中大部分场景均取自抗联官兵生活、战斗过的原始森林,因此影片凝重、真实,富有强烈感染力。

《中华女儿》还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送出国外参选的影片,凭借思想的进步性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荣获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争取自由斗争奖”。1957年,《中华女儿》获文化部优秀影片二等奖。

从延安到东北,这些从烽火硝烟中走来的电影工作者们,怀着对历史与英雄的深厚情感,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光影中的红色传承。(■刘书毓)

责任编辑: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