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问: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答:

大米代替麦芽酿啤酒是为了降低成本?大米多少钱一斤,大麦多少钱一斤不知道吗?

一直有人胡扯,说啤酒原料里加了大米的啤酒是品质差的啤酒,然而实际上,目前全球范围内,以大米跟玉米等辅助原料酿造的淡爽型的拉格啤酒,占比超过九成。

比较出名的科罗娜啤酒跟日本朝日啤酒当中,都会添加大米跟玉米。

原本欧洲的啤酒,的确是用纯麦芽酿造,尤其是大麦,就算那时候的欧洲人想要往里面加大米跟玉米什么的也没法子,欧洲那时候又没多少大米,更别说玉米。

后来啤酒的酿造传播到了美洲与亚洲地区,出于酿造工艺的要求,啤酒原料被改变。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最初的啤酒是用发芽的大麦与燕麦等谷物,经过粉碎、糖化与发酵得到的,那时候的啤酒并没有苦味也没有什么泡沫,诞生地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中东新月沃地。

中东地区是大麦等谷物的起源地,这为啤酒的酿造提供了原料。

实际上中国古代也有啤酒,被称作“醴”,区别于其他的酒,“醴”是用谷芽发酵而成的低度甜酒也就是啤酒,汉朝末期,“醴”逐渐消失,被更高度数的黄酒取代。

这里有个误区,并非麦芽酿造的才是啤酒,大米等谷物的谷芽同样可以酿造。

大概在9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往啤酒里放入啤酒花,可以用于防腐,让啤酒更适合长途运输。

中国再次出现啤酒是在近代,而“啤酒”这个词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游历海外后创造的词语,国内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1900年在哈尔滨开设的。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欧洲人酿造啤酒,自然是用大麦的麦芽,因为欧洲也没有其他适合大规模酿酒的谷物。

十九世纪上百万的德国人移民到北美地区,当时德国的酿酒师在美国开设酒厂,但是他们发现当地的大麦淀粉含量很低,而蛋白质含量却非常高。

这就导致酿造过程中,麦芽汁出糖时变得非常浓稠,过滤困难,而且产生的酒精很少。

为了弥补当地大麦淀粉含量太低的弊端,酿酒师们在原料中加入玉米跟大米,有的甚至直接加入淀粉,如此才能提高麦芽的出汁效率。

也正因如此,清朝道光时期,如今大行于世的淡爽型拉格啤酒诞生了。

现在全球范围内,拉格啤酒基本上都会在里面加入大米,咱们国家与美国的啤酒都是,销量常年全球第一的墨西哥科罗娜啤酒不仅加入大米,还加入玉米。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很多人睁眼说瞎话,称啤酒里加大米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事实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多年数据,从2001年到2021年这二十年里,全球范围内大米的单价一直都要比大麦高,啤酒厂用更贵的原料降低成本?

对于酿酒原料,神圣罗马帝国在1516年曾颁布法律,规定啤酒原料只能使用大麦,而这是因为当时德意志地区粮食紧缺,如果把小麦等粮食拿去酿酒会影响粮食安全。

而现在全球各地,对于啤酒原料的限制,是按照啤酒种类的不同分开做出的。

加入大米等辅料的酿造的是清爽型拉格啤酒,纯麦酿造的艾尔啤酒,口感非常浓郁。

有些人对着拉格啤酒说三道四,称不是纯麦的啤酒就是不好的啤酒,实在荒谬,因为本来就不是一个类型的啤酒,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

西方啤酒进入国内也有一百多年了,虽然很多人都喝啤酒,可对于啤酒的优劣,甚至啤酒包装上的麦汁浓度跟酒精度,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少人觉得酒精度越高的啤酒越好,实际上麦汁浓度才是衡量啤酒的硬性指标。

麦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越高,含有的蛋白质越多,泡沫更细腻,更持久,当然,啤酒也不是泡沫越多越好,泡沫是要看细腻与否,而非看数量多不多。

从分类看,目前全球加大米等辅料酿造的啤酒是主流,而大米的单价是要高于大麦的。

到底选什么类型的啤酒,看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反正厂家都会进行生产。

整体来说,并非只有国产啤酒才加大米,反而全球主流的啤酒品种都会加大米,国外还是这种做法的创造者与主要生产者,啤酒的好坏不是看原料,加不加大米影响的只是风味。

为什么国产啤酒原料中都有大米成分,而国外啤酒中却没有,到底哪一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