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问: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建立大明王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分封皇子为诸侯王镇守边疆,并且节制那些参加北伐、西征和征辽的那些将军们,防止这些将军们拥兵自立,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朱元璋防住了大臣们造反,却没有防住儿子们造反,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儿子们会造反呢?个人觉得他没有想到,主要从这两个地方来看: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朱元璋遗照要求看

公元1391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重,临终前留下遗照,其中一条是说:各皇子要留在封地,不要到京师来悼念他,《明史•高祖本纪》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临终的朱元璋不让各位拥兵的王爷进京,个人觉得目的是防止其它反叛势力,趁他去世国家权力转移的空档,侵犯大明国土,并不是怕他们带兵借吊丧的机会,带兵进京争夺皇位。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如果说朱元璋要是知道,在他死后他儿子会反其孙子朱允炆,依他对待造反者的残忍劲,肯定会把他们杀了或者囚禁凤阳,如有人告发晋王朱棡谋反,太子朱标哭了一大堆泪水,替晋王辩解,朱元璋才感悟放过晋王朱棡。《明史•朱标传》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如果是在临终前知道的,他更应该借此机会将诸王爷招入京城,让朱允炆把他们抓起来,或者说直接将他们扣在京城,这不比打仗来的快些,况且当时朱棣就在南京,听到诏书后才没有进城,如果朱允炆想抓住他当时就可以抓住。但朱元璋没有这么交代,他只是说诏令中没有说事,让大家按照诏令的精神酌情处理。《明史•高祖本纪》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没有选择儿子

朱元璋培养朱标可以说是花了不不少心血,可没有等到他去世朱标登基,朱元璋就先白发人送黑发人,公元1392年四月太子主标过世,同年九月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可以说朱标去世没几个月,就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其有没有想过在他儿子中找继承人不知道,但是选择朱允炆可以从这几方面看,其一是孝顺,《明史•恭闵帝本纪》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朱允炆十四岁时父亲朱标患病,他昼夜在身边侍奉不离。可见朱允炆至诚至孝的心,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其二朱元璋与朱允炆的关系很好,《明史•恭闵帝本纪》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朱标死后朱元璋见到朱允炆说, 你真孝顺,都顾不上想念我了,从谈话中可见平常这爷孙俩的关系不错,不然怎会开这准玩笑。其三朱允炆被立为继承人后,得到了百官的认可,遗诏并让百官齐心辅佐,没有说诸王哪里做的不好要怎么惩处《明史•高祖本纪》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说明选择朱允炆符合朱元璋对诸君的要求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朱标与弟弟们关系好

都只知道朱生性仁慈,作为大哥他还经常替弟弟们在朱元璋面前为他们求情,《明史•朱标传》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这让朱元璋举得他们兄弟和睦,没有像其它帝王家的子孙一样争权夺利,

朱元璋是个重兄弟情谊的人,他觉的他儿子们也是,所以立朱允炆其他皇子也会帮扶,况且朱元璋为了朱允炆和叔叔关系融洽,主动让身为皇太孙的朱允炆给叔叔们行家礼,所有王爷今京都得如此。《明史•恭闵帝本纪》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也。可见朱元璋为了让朱允炆的叔叔们认可他,下了不少功夫。自然认为他的儿子们不会造他大哥儿子的反。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这些王爷为何会造反

这些王爷在朱元璋时期还好,可当他去世后,这些王爷们就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开始在封地为非作歹,目无王法,《明史•成祖本纪》时谙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为了防止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朱允炆听取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削藩,引起了朱棣的不满,,并以清除奸臣为口号开始拥兵造反,中途朱允炆两次向朱棣求和不成,当攻到南京时朱允炆不想投降而纵火焚身,朱允炆的儿子都被贬为庶人最终绝后。朱棣对带建文一朝的所有人都很残酷,并没有因为他大哥朱标对他们仁慈,而对大哥后人手下留情。

综上所说,朱元璋是不知道他儿子们会造反,他要知道朱棣会这样对待朱允炆,怎么会在弥留之际,放任朱棣拥兵在燕京,他的儿子们这么不服从朝廷王法,让朱允炆难做,他又怎么会放任诸王们在封地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