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公务员面试:入局全是男性,被质疑“女不如男”,内行人一语道破

公务员岗位招聘,一直是有性别门槛做限制的,但这并非是为了平衡体制内的性别比例,亦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公平。

而是虽为体制内,按照《劳动法》的约束,有些岗位不适合女同学报考,但这种“特殊的优待”,却让许多男同学感觉“不太舒服”。

有男同学控诉: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本身就是偏向文科的性质,因此对于笔试的公平性而言,女同学本身就是更占优势的,应该所有岗位都男女分开报考。

公务员面试:入局全是男性,被质疑“女不如男”,内行人一语道破

这样是诉求显然不够现实,不过为了平衡同学们的对考公的热情,对于招录人数比较多的岗位,录取单位可以要求按照1:1的性别比例招录。

比如,某公务员岗位的计划招录人数为10人,那就可以按照“5男5女”的比例进行录取,但若是人数较少的岗位,比如只招一两个人那种,就没有这种必要了。

北京某部门单位的公务员招聘,就因此招致了不小的非议。这个岗位有10名考生进入面试,其中有8名女同学,2名男同学。

而最终女性考生全部被“出局”,入局的两名考生都是男性,这样的“巧合”令人难以信服,不少网友质疑:这不是搞性别歧视吗?难道公务员岗位现在也和教师岗位一样,搞“女不如男”那一套了?

这两名入围的男性考生,其中一人笔试成绩第一,入围也是情理之中,而另外一人笔试成绩第六,被质疑“有猫腻”的原因,也是在此处。

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研究生考试,面试环节都被认为是“水最深”的一部分,根本原因在于,面试的考核,没有能一两页纸就说清道明的“标准答案”。

至于水到底有多深,还得看那些参加过公务员面试,并且没有成功上岸的考生,他们的感受才最真实。

一名笔试入围,笔试成绩也是中等偏上,分享了自己参加面试的真实感受:从笔试到面试,可供考生准备的时间很短。

体制内因性别差异而积攒的矛盾,实则是整个大环境中都存在的问题

在考场上,有学生对答如流,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满,而自己则不够自信,磕磕绊绊,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落榜了。

不同考生擅长的领域不同,有会背会写的,也有表达流利,思维敏捷的,而公务员招聘既然有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就说明是需要两方面能力都具备的综合型人才。

至于女同学们质疑的“公务员女不如男、请别歧视”,一名男同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如果公务员考核真的是女不如男,那么能进入面试环节的10名考生,就不会是8女2男了。

言外之意,是在笔试环节中,女性公务员依旧是更占据优势的一方。而另一名同为公务员的“内行人”,则从另一个角度道破了真相。

作为体制内岗位,现有的女性公务员队伍,更应该反思,为什么现有的公务员招聘会偏向男员工。

正是因为女性公务员队伍的所作所为,才把后续其他女性的考公之路,给走绝了。

这名男性公务员认为:只要是没有性别门槛的岗位,就说明这些工作女性都可以胜任。

既如此,为何在体制内,总有许多女公务员宣称,自己不能加班、出差和上夜班?既然争取到了同工同酬,就应该好好珍惜,不能既想要“同酬”,又不愿意“同工”。

写在最后:

另一位男公务员复议:我们科室这几年,女公务员扎堆生孩子,目前还有一个在休产假,三个在喂奶,剩下的人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又累又没办法。,关键人家不工作,该分得的工资和奖金还是一分不少。

说到这就不得不去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往体制内去挤破头,一部分原因是能得到平等的待遇,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能享受作为母亲应有的尊重。

如果因为女性公务员生育问题,而真的在面试环节故意歧视女考生的话,那其他行业只会更加严重恶劣。

就像公务员的固定双休,总有网友呼吁取消,但若真的连体制内都保障不了双休的话,那对普通人而言,怕是连单休都留不住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