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磁州窑瓷枕(磁州窑磁枕的特征)

导语:北方特色的瓷窑磁州窑瓷枕

磁州窑是北方名窑,流行于北宋、元、金时代,白地黑花以白色和黑色为主色调,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的瓷器,跟黑山白水的民族不谋而合。

磁州窑。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磁州窑瓷器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

磁州窑白地黑花工艺

白地黑花是磁州窑系特有的瓷器品种之一。白地黑花工艺过程是在成型的坯胎上敷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用毛笔蘸一种含铁量较低的褐铁矿石料在白色的化妆土上绘画,再罩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经高温烧成。纹饰题材多来自民间生活,黑白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醇厚的乡土气息。

磁州窑瓷枕

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瓷枕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磁州窑的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作为北方瓷器的代表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高12cm,枕面长32cm,宽23cm;底长31cm,宽21.5cm。枕八方形,面、底出沿,枕壁棱角处有八条竹节状突起,背面有一通气孔,素底无釉。八方形枕是磁州窑常见的枕式,在窑址调查中发现有专门烧这种枕的窑。传世八方形枕的装饰纹样多为折枝花鸟、莲池游鸭、鸡、兔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枕面白地上以黑彩描绘折枝牡丹一枝,并在花瓣、花叶上刻划出筋脉。枕面周边描绘黑彩边框。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采用的竹节出筋装饰是宋代磁州窑的典型风格,枕面画面精细生动,为磁州窑的高档产品。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高10.5cm,长28.3cm,宽19.8cm。枕呈长方多边形,枕壁有八面,枕面和底部均出边。枕面与枕壁均有白地黑花装饰,枕面为篁竹一丛,枕壁为卷草纹。

在宋、金、元时期,瓷枕是磁州窑的主要器形之一。此枕采用简笔画法,笔触自然流畅,形象地表现出篁竹的挺拔与柔韧,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枕的底部戳印“张家造”款识。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进行遗址调查工作时,在磁州窑的观台窑址中发现了大量带有“张家造”款识的瓷枕标本,说明当时有专门烧造瓷枕的窑场。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长29cm,宽21.3cm,高11.2cm。枕八方形,枕面中间微凹,通体白地黑花彩绘。枕面中心绘骏马疾驰,马儿四蹄飞扬,尾巴翘起,马鞍上倒立一人。枕面周边用黑彩描绘宽、窄边线各一周。枕侧面绘卷枝纹,底部素白无釉,戳印阳文“张家造”作坊标记。

宋、金、元时期瓷枕品种多样,形式纷繁,主要用作寝具,同时也用以随葬。其中磁州窑瓷枕最具代表性,枕的造型各式各样, 品种繁多,纹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装饰手法采用绘、刻、印、划、剔、镂等,特别是白地绘黑彩,运用豪放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在不到半尺的枕面上挥洒自如,将绘画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瓷枕装饰上,具有浓厚的水墨画风格。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诗文如意头形枕,高13.2cm,长31.0cm,宽22.0cm。枕面四周以黑彩随枕形勾边,边框内以黑彩题写行草体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枕的周壁以黑彩描绘卷草纹。经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资料对比研究,可以确定这件瓷枕系金代河北磁县观台窑烧造。

金代磁州窑瓷枕大量使用民间文人创作的诗歌进行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除了此枕以外,尚见有题写“一架青黄瓜,满圆白黑豆”、“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者。

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

磁州窑白地黑花“镇宅”铭狮纹枕,高12cm,面横24.5cm,面纵17.6cm,底横19cm,底纵13.2cm。枕呈八方体形,通体白地黑彩装饰。枕面绘一雄狮,昂首凝目,四肢紧绷,似要一跃而出。左侧以黑彩书写楷体“镇宅”二字。枕边缘以黑彩随枕形描绘八方边线,枕侧面绘缠枝花草。动物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寥寥数笔即让狮子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形象跃然枕面。

瓷枕以猛兽为纹,如狮纹、虎纹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逢凶化吉的美好愿望。此外,磁州窑的瓷枕上还经常选用婴戏、水藻鱼纹、花鸟等题材做装饰。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