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三年级语文古诗考点(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古诗 考点综合归纳 可收藏,备考期末

三年级古诗大意、题型。必须记住,提前备战期末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为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考察题型:

1、解释词语意思

坐: 因为 于:比

2、斜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山路的崎岖。

3、第二句写进山以后,诗人看到的景象。朗读时要读出惊讶的语气。

4、诗的最后一句把(霜叶)和(二月花)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对霜叶的喜爱 之情。

赠刘景文

【宋】苏轼 举,向上托。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考点:

本诗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我知道他的另外一部作品:《游园不值》

1、解释词语意思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蟋蟀 篱落:篱笆

2、动客情的意思: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3、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 书写 。题目的意思:在夜里写下我所见到的事物和感想。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小牧童天真活泼、悠然自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拓展:含动物名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山,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出现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拓展:古诗中的色彩运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写出西湖神韵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考察题型: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我还知道他的其他古诗:《水调歌头》《题西林壁》。

2解释词语意思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奇:奇妙 西子:西施

3西湖是我国(杭州)市著名的旅游胜地,我还知道我国其他城市的一些风景名胜,像(山东泰山)、(南京中山陵)、(安徽黄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盆里一青螺。

【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冰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