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家有儿女不受重视(家有儿女的感觉)

导语:太悲哀!家有儿女做不好这一点,付出再多都是徒劳!

邻居最近很懊恼:“怎么办?我平时说话爱带话把子,我一直觉得这是提升自己气质,证明自己有本事的一种体现,结果年仅七岁的儿子,现在也跟着出口成脏。不仅学校老师和同学对此忍无可忍,就连自己的家人也觉得脏话从孩子口中说出来格外很刺耳。”

对于邻居的难题,大家都说:“除非你从现在开始慢慢改正,否则你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分文不值,根本站不稳脚跟。”

“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意思是,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又要用行动来示范。而关于“言传身教”四个字,说着容易,做着难!大部分家庭都栽在这上面。

(1)家长邋遢,孩子跟着邋遢

我有个亲戚,特别懒,洗干净的衣服裤子从晾衣架上收进来,就随手放在床铺最里面,要穿的时候直接拿。结果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衣服压皱,而对此她没有觉得不妥,反而是照穿不误。而自己穿脏的袜子、衣服等,非要堆放很多天才肯洗。结果她的孩子进入初中后开始住校,整个寝室的学生都受不了这种邋遢劲儿。不仅自己不整理衣物和书桌,同学们害怕寝室老师检查清洁责备大家,所有总是替她孩子收拾,更要命的是大家帮她收拾了管不了十分钟,她又各种乱翻,弄得床铺、书桌都乱七八糟。

现实生活中,就算家长不邋遢,孩子还可能因为懒惰而变得邋遢,更别说家长也邋遢,那孩子当然会继承邋遢的传统了。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学好的不容易,学坏的孩子的学习力可是超强的。改变自己邋遢的毛病,和孩子一起进步,这才是聪明家长的最佳抉择。

(2)家长低头族,孩子更是游戏瘾爆棚

“手机害人呀,你看现在的孩子,不管几岁,对手机都格外精通,那个游戏瘾更别说了。”只要有家长出没的地方,就有抱怨手机害人的言论。害人的是手机吗?当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家长为了孩子不烦自己,就拿着手机开着动画片或者游戏,来吸引孩子的眼球;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用手机哄孩子,你多吃几嘴,我等下就让你多看一节电视;当孩子只喜欢宅在家里的时候,妈妈说你跟我一起出去逛逛吧,等下我让你多玩一个小时手机……

手机成了很多家长对付孩子的工具,他们抓住了孩子想玩手机的想法,就出各种绝招,似乎只有拿手机当筹码,孩子才愿意听话一样。还有的家长,自己都是整日手机不离手,连过马路都要看,请问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不喜欢玩手机、玩游戏?管好孩子,得先管好自己,如果连自己的行为都约束不了,那又拿什么约束孩子呢?

(3)家长不上进,孩子跟着不努力

“你看看你,怎么搞的?为什么考试又是倒数?“”我说你能不能多用点心思在学习上,永远都是班级最后几名,搞得我看见你老师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你成绩不好,我都没脸见人,到哪里别人都是比孩子的成绩,你让我怎么活呀!”

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很多家长的特长。可孩子究竟为何不努力呢?很多家长都不曾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有的家长回到家就像老爷一样,躺在沙发上,能坐不站,能躺不坐。对工作更是毫不上进,回家总是在孩子面前传递这样的言论:“我这个工作,反正也没多少晋升空间,我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算了。”家长回家永远是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这么多年可能一次也没在孩子面前看过书,试问这样的不上进的家长,能培养多优秀的孩子?

(4)家长爱说谎,孩子就跟着学

“这个东西,是我给你买的,你千万不能告诉你的姐姐,不然你姐姐就会给你全部吃掉!”“这个衣服买成150元,等会儿回家他们问,你就说只买成50元,听见了吗?不然他们会责备我们俩。”“我悄悄给你吃点糖,你一定不能告诉你妈妈,不然以后我就不给你糖吃了。”

说一就是一,这是作为父母该有原则;事实求是的对待事情,才是父母该有的模样。孩子本来并不会撒谎,不过是因为家长撒谎的行为影响了自己而已。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撒谎就是孩子变坏了,所以喜欢对孩子暴力以待,结果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管把孩子打得多厉害,可孩子还是改不了说谎的习惯,毕竟家长只是言传,并非身教。

————————

教育孩子,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细节决定成败。家长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影响,所以,若想孩子变得出色,家长们一定要从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