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满清为什么信奉藏佛(满族藏传佛教)

导语:满清皇室对藏传佛教的推崇,也是笼络和西藏关系的重要手段!

密切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以保证边疆的稳定,是清朝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这种基本政策在乾隆时期得到了无分的实施,乾隆帝不仅对藏地貴族实行优待政策,而且身体力行地行习藏传佛教仪式,给藏传佛教国师以较高的地位。

嘉庆时,值得一提是乾隆帝在位60年后,禅位成为太上皇,为此特于宫中东部兴建了太上皇宫段——宁寿宫。为礼佛方便,除在寝殿养性殿仿养心殿规制设主秘密小佛堂外,还在宁寿宫北端的花园内建造了相互毗邻的佛日楼与梵华楼两处佛殿,专供太上皇拈香礼佛而用。

嘉庆帝继续了乾隆帝的国策,增强与藏地喇嘛活佛的联系,加强对西藏的控制与管理。然而嘉庆时与乾隆时已不能同日而语。由于封建王朝的日益袁落。嘉庆帝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怀柔边疆,使之归顺于清朝統治的目的。但是,如乾隆时期所出现的大规模的信奉藏传佛教的热潮,皇帝本人热衷于藏传佛教修行的活动,已经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嘉庆帝乃至当时整个封建统治阶层,已经对自己随心所欲地治理天下丧失了自信,因而对于现实问题只能是就事行事,应付眼前的危机,而缺乏更为深远的精神力量。

《西招图略·前卫后藏总图》此书28篇,为治理西载的方略,地图共15幅,每图一说,目的是使驻藏汉官和番官了解熟悉西藏地形,以便加强对西敬的管理,达到稳定边疆的目的。

狮吼观音普萨像:此像为嘉庆四年(1799年)八世达赖喇嘛呈进。所附的是原清宫纸签款识。

狮吼观音菩萨像纸签:这尊释迦牟尼铜像进献后,宫中以满、汉文在纸上书写标识,汉文为:“大利益番铜旧利玛狮吼观世音菩萨。嘉庆四年八月十八日收,达赖喇嘛进”。

释迦牟尼像:此像是嘉庆七年(1802年)八世达赖喇嘛呈献给嘉庆帝的贡品。嘉庆时期清廷与西藏上层贵族的密切关系,是乾隆时期边疆政治策略的延续。

《驻藏大臣文弼转奏达赖班禅谢恩折》,是驻藏大臣文弼转奏的九世达赖喇嘛。七世班神额尔德尼恭贺嘉庆帝50大寿诵经谢恩折。嘉庆帝继承乾隆朝确定的政策,继续保持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权的统辖关系,受到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欢迎。

驻藏大臣是清廷派驻西藏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督导藏地官兵,总理西藏事务。令牌是一种传递指令的公牌。此牌是嘉庆六年(1801年)二月,由理藩院颁给驻藏大臣。该牌表明嘉庆年间清廷与西藏的密切关系。

《笳吹番部合奏乐章》和《庆隆舞乐章清汉文合谐》是两部清代官廷宴乐专著,是乾隆帝禅让,嘉庆帝即位之际,举行大宴庆贺而特别辑录成册的姊妹篇。这两部宴乐专著收集了乾嘉时期各种筵宴上演奏的重要作品,以满族队舞乐为主,兼有蒙,回、藏等少数民族的乐舞和尼泊尔、緬甸、越南等外国音乐,用满,汉,蒙文合写。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