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银耳的培养方法(银耳培养料)

导语:银耳的培养管理,这些管理知识,老农来和你说说经验之谈

浩宇今天来说说银耳的培养管理,希望大家喜欢!

1. 菌丝生长阶段的管理:

(1) 密封培养防止杂菌污染:刚接种后的培养基,极易受杂菌的污染。所以接种后,当银耳菌丝还没有布满表层时,要严禁把瓶口薄膜或袋口胶布打开。应保证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提高银耳的纯菌率。

(2) 掌握温度适温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当温度超过摄氏30度,菌丝生长极快,但纤弱细长;温度低于摄氏23度时则生长缓慢。为了加速菌丝的生长发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摄氏25-30度之间。但是这个温度只是指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并不是指培养室的温度。因为培养室的温度,是受到许多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如接种后四天,培养基本身的温度,通常比培养室的温度低2-3度。特别是冬季尤其明显。因此,在这段时间,要把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高出菌丝正常生长所需温度的25度(摄氏27-30度);当菌丝开始旺盛生长时,本身温度开始升高,且高于室温。此时就需要降低室温,以达到银耳菌丝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

(3) 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纯菌率:菌丝培养过程,如外界湿度太高,容易感染杂菌。所以在菌丝生长阶段,应把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在低温季节栽培时,由于培养室加温,空气变得干燥,因此纯菌率也高,但在高温多雨季节,培养室的相对湿度常在80%以上,杂菌易于繁殖造成感染。遇此情况,培养室需要加强通风,增加空气对流,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纯菌率。

(4) 适当通风促使菌丝生长:接种后十天内,都应在密封条件下培养,减少污染,提高纯菌率。但这并不等于银耳菌丝的生长不需要氧气。而是往往因缺乏氧气,银耳菌丝生长十分缓慢。所以在密封培养下的银耳菌丝,当已布满了培养基表面,这时就不易遭到杂菌的侵染,就可以解除封口上的塑料薄膜,敞开培养来增加氧气。并且培养室每天保持2-3次通风,排除废气,减少空气中的杂菌,增强菌丝生命力和提高纯菌率。

(5) 控制强光直射促进菌丝繁殖:银耳是喜光的真菌,适当的漫射光照可促进银耳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繁殖。但直射强光却有杀伤银耳菌丝的作用。

(6) 清除杂菌污染及时补种;银耳在培养过程中,往往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杂菌的污染。因此,接种后一星期,当接种穴的银耳菌丝向四周蔓延约2厘米时,要逐瓶进行细心的检查。但对于口大的容器如大口瓶、钵、罐等,因菌丝尚未布满培养基表面,不能把封口薄膜打开观察,只能从外部查看瓶内情况。对于塑料袋,因接种口小,可以打开胶布来进行观察。在检查时,如发现红、绿、黄、黑等颜色的杂菌,应及时进行清除补种。其中用瓶栽的,可把瓶子拿到距培养室较远的场所,把杂菌挖净,补上新培养基,压实包紧瓶口;用塑料袋栽的,可在袋的反面重新按距离打洞,贴上胶布,重新灭菌。然后补接上银耳菌种,继续进行培养。

2. 子实体形成阶段的管理:

(1) 敞开培养增加氧气供应量:经密封培养十天后,菌丝大致向瓶中蔓延了3-4厘米(若是袋栽,孔与孔之间的菌丝已经连接)。这时外界杂菌已不易侵入,为了增加瓶或袋中的氧气,增强菌丝生活力,可把原来盖在瓶口的薄膜去掉,在瓶口套上高一寸左右的纸筒;或把袋口的胶布开一个3毫米的小口,让新鲜空气进入瓶、袋中。敞开培养后,菌丝生活力增强,瓶温会骤然升高。这时要及时把瓶和袋分开摆稀,使其间隔2厘米左右,便于散发热量,防止温度过高。

(2) 控制温度:银耳子实体形成阶段(培养14-20天),菌丝体的温度最高,往往比室温高出25度。因此,将培养室的温度保持在摄氏20-25度之间。另外,由于栽培容器不同,菌丝体的温度也有高低之差。例如用塑料袋栽培,因培养基的装量相当于罐头瓶的四倍,所以菌丝体的温度就较瓶栽为高。因此,袋栽要比瓶栽提前3-5天喷水,来降低温度。

如果培养室温度高于摄氏25度,这时菌丝的新陈代谢加快,黄水增多,特别是袋栽的要把黄水及时去掉,否则将影响出耳率当室温高于摄氏28度以上,会分泌出黑水,使基部变黑,会严重地影响出耳。因此,当外界气温过高时,待菌丝生长后,最好把培养瓶或袋搬进地下室、防空洞、土坑等凉爽环境进行培养。或减少培养室的栽培量,多喷水,勤通风来降低温度。银耳的培养管理,浩宇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开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