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唐朝工部尚书是几品(唐工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导语:唐朝三省六部制——工部尚书的组织由来及其地位

引言

三省六部制度是隋及唐前期政治制度的核心,尚书省是当时国家最重要的行政机关之一,历来受到关注。因此,历代传世文献也为研究作为六部之一的工部提供了主要资料来源。

一、唐代工部尚书的组织机构

尚书工部设&34;,&34;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唐代的中央机构十分复杂,研究唐代的政治制度,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对其中央机构的行政运作方式的研究。关于尚书都省与工部的关系,正史官制及政书都有较为清楚的记载。

以《唐六典》的记载为基础进行简单说明,尚书都省的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一人,正二品,&34;,六部为其下属。尚书都省通过对六部二十四司的勾检而形成一种上下级监临的关系。

在国家政务和事务的运行过程中,尚书省与诸寺监之间除了整体上的上下级关系外,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任何一件事务都不是由哪一个部门一对一式地进行处理,而是在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制约下来完成的。

另外,尚书省二十四司又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工部四司与诸寺监的关系,首先是指工部司与将作、少府监的关系以及水部司与都水监的直接对应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工部司与水部司为上级部门,负责政令,少府监、将作监和都水监为下级具体的办事机构,即事务部门。

唐代的中央职官体系十分复杂,工部作为政令部门,在其各部门的行政运行过程中需要与其他机构发生事情。包括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就尚书省内部关系而言,尚书都省通过对工部四司的勾检而形成了一种上下级监临关系。

第二,就工部自身而言,工部尚书和侍郎通过在对文案的署名及判案的过程中,体现其作为长官的地位和作用。四司管理的对象皆具有公有的性质,四司的职能也有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性质,四司的本质又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的机构。

第3, 就工部四司与诸寺监的关系而言,工部四司除了与将作监、少府监、都水监存在直接对应关系外,在具体的行政运行中,还存在工部四司与九寺五监及其下属部门之间直接或间接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二、唐代工部尚书的职掌

关于工部尚书和侍郎的机构设置及职掌情况,简单来说,工部尚书和、侍郎是工部的长官和次官,总掌与工部四司相关的全部职务。具体职掌包括兴造、山泽、屯田、工匠、五行、诸司公康纸笔墨等,这些是工部尚书与侍郎作为工部长官而言的基本职能。

工部尚书同时又是尚书省六部长官之一,为正三品的高级官员,除了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外,作为朝廷大臣,参与朝政对上负责、根据自身才能兼任其他职责、执行皇帝临时派遣的任务也是其分内之事。

营建都城等大型公共工程是尚书工部的核心职能,也是工部尚书的核心职能。唐代的长安城和洛阳城在隋朝皆已基本建成,唐建立后仍定都于大兴城,唐代对长安城的营建主要集中在对都城的扩建和增修上,例如修建宫殿、寺塔、园苑、城门等方面,需要工部尚书亲自参与建造的地方不多。不过,在参与帝王陵墓的修建方面,工部尚书有时则需要参加。

帝王是中国历史上最尊贵的存在,因此帝王陵墓的修建也是国家的一项大事。以工部尚书营建帝王陵墓,固然有其为国家重臣的因素,还有一个原因则在于营建土木工程是其职责之一。建桥修路和建造宫殿也是工部尚书的职责之一,这一点在战争中表现较为明显。

尚书工部所具有的功能是掌管政令而非实际执行,其主要作用是颁布政令,质正并节制中外百司与工部相关的事务,因此,工部的大部分事务都要下符于所管诸监等事务机构执行。唐代工部尚书参与国家大政的方式和内容随着时代推进和制度变迁而有所不同。

唐初,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工部尚书作为尚书省六部长官之一,参与国家大政的方式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尚书左右仆射、令及六部尚书共同组成的八座会议。唐太宗贞观年间共有九次八座会议,原则上工部尚书皆应参加,例如,贞观十六年八座会议讨论《贼盗律》反逆缘坐,是否应该改兄弟没官为从死这一问题时,工部尚书杜楚客即参加了此次会议。

由于史籍对于每次参加八座会议的人员并没有全部详细记录,很难判断是否工部尚书每次都八座会议都有参加。但是,从贞观年间这九次会议&34;来看,工部尚书参加的可能性比较大,尤其是关于礼仪问题的讨论,工部尚书应该参加。这从隋代工部尚书多参与礼仪问题讨论可以推断。

三、唐代工部尚书的地位

隋末唐初,尚书省乃国家行政之总枢纽,尚书令仆为宰相,又分六部各司其职,尚书省既是宰相机构又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向上承君相之命制成政令,又通过政令的颁布对中外百司进行监督和节制。

唐初六部尚书位隆权重,与左右仆射及令共同组成&34;,&34;。唐太宗贞观年间共有九次八座会议,六部尚书当然都参与其中。但是,从唐前期开始,尚书省的地位就开始渐趋衰落,随着尚书令的被废除。

尚书省不再是宰相机构,而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八座会议也被政事堂会议取代。&34;,且贞观年间的九次八座会议所讨论的多为礼、法等典章制度之事,已远非全部国家大政了。

安史乱后,尚书省又一次发生大的变化,由于&34;,&34;。唐前期各部尚书皆亲理本司事务,而安史乱后,尚书兼任宰相的情况大为增加。

随着唐代尚书省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六部尚书的职权与地位在唐代也随之有一个变化过程。作为六部长贰,尚书与侍郎的职权渐衰的原因和表现,严耕望有过深刻论述分析,揭示了尚书和侍郎职权变化特征对于本部门职务而言,尚书由于常兼任宰相、带兵出征、领节度、充留守,造成兼职太多,无暇掌管本部门的事务,因而本职不得不呈渐废之势而侍郎则代行省务,位任越隆,甚至凌驾于尚书之上。

总结

尚书职权变化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玄宗以前,尚书尤能行使本部职权,开元以后不复视本司事第二,安史之乱以后,尚书成为尊位和官资酬劳。六部尚书并非平起平坐,而是存在着高低前后之别。唐初六部次序经过两次调整,但无论如何调整,工部都是位居最末。

职权发生变化,其政治地位在六部尚书之中也是最低。唐自安史之乱起,随着尚书省地位的坠落,处于尚书省六部之末、六一曹后行的工部,其权利和地位更是大为衰落.

参考文献

《汉书》

《后汉书》

《新唐书》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