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电器

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婴儿能否分辨出人际间的感情(判断婴儿有无意识)

导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婴儿能否分辨出人际间的互动?

从出生开始,个体就置身于无处不在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因此,人类个体准确地感知社会关系网络,可以确保其在不同类型的社交场合中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

则在没有正规教学指导和有意识监督训练的情况下,人类个体发展早期是如何感知社会关系,进而利用这些关系指导日后更复杂的社会网络的认知和实践呢?

该问题涉及社会关系学习的早期萌芽,关系到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父-母-子关系结构对婴儿早期社会关系和结构学习的影响,也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具有深远影响。

社会网络中的社会关系或结构的数量和类型极其错综复杂,这要求人类个体具备高效加工复杂社会关系或结构的认知能力。

理论上,相互关联的“n”个个体可以形成“2n(n-1)/2”个不同的社会结构,而评估每一种可能的结构远远超过了人类的认知负荷。

但研究表明,对于复杂社会关系网络的学习,人类往往采用图式加工的压缩启发式进行编码和表征;即人们倾向于将复杂的社会关系信息进行压缩,形成最小编码单元为三个体间关系的三元组结构单元。

经过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三个体间的互动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三元组传递性社会结构,最基本的形式为线性社会结构和环性社会结构。

其中,线性社会结构是指,当已知个体A单一指向个体B,且个体B单一指向个体C时,其余两个体间的关系构成沿A→B→C且A→C的线性路线传递;与之相反的是环性社会结构,其关系传递特征是A→B→C且C→A。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个体通过文化信息的独特组合,将制定结构的规则建构为不同的社会结构图式。大量研究表明,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主体对自然的改造,偏重发展自然认知,遵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元对立的宇宙观,其思维方式更多表现为线性结构。

因此,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由于亲子抚养的关系模式大体相似,导致同一结构的社会图式频繁出现。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可能更易于习得且偏好特定的社会结构。

故研究假设中华文化背景下的婴儿对同一社会关系属性的环性社会结构更易于习得且具有偏好倾向,从而表现出环性社会结构的加工优势效应。

迄今为止,虽然大量研究探讨了婴儿如何评估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婴儿对社会互动关系的因果推论;但对于婴儿如何习得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以及对特定社会结构是否存在文化偏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故研究探讨人类婴儿对二元社会关系的辨别和偏好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人类婴儿是否可以通过观察社会互动背后的社会关系而优先习得环性社会结构。

人类婴儿从一出生便开始主动参与各种社会互动,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信号接收者。个体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观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互动方式,逐步内化为头脑中稳定的社会互动模式,即社会图式。

Kuethe的研究表明,人类具有高度同一性的社会结构图式,是因为个体都源自相同的文化背景且具有共同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

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互动形式构成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图式,可能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和行为模式。

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婴儿可以使用不同的图式来表征微观社会关系和结构。因此,婴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起源于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早期,有可能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互动模式及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有关。

个体在面对社会挑战时,准确且迅速地感知和辨别社会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这种明察人心的本领,往往被认为久经世事才能具备。但研究发现,仅5~12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分清敌我,明辨是非。

婴儿相对于阻碍关系中的阻碍者,更偏好于帮助关系中的帮助者。以往研究发现,婴儿能够在社会互动中区分谁对自己友好、谁对自己冷漠。

这种社会适应能力很可能与个体的家庭人际关系互动模式有关,主要是由于个体早期与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二元互动形式内化为头脑中的关系图式的作用。

所以,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仅仅通过以往经验和对他人社会互动关系的观察就可以对关系类型进行区分,这项能力或许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婴儿,对不同类型的三元社会结构加工存在优势效应。由于个体文化背景及家庭父-母-子关系结构等因素的差异,西方婴儿被试认为环性结构相比于线性结构更难加工,甚至将其描述为不合理的社会结构。

但研究表明婴儿可以在没有正规教学或监督训练的情况下习得环性社会结构,并且对环性社会结构存在加工优势效应。

但这可能是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婴儿头脑中已存在的社会图式对三元社会结构间的方向指向性具有一定的期望或表征限制,导致偏好于不同类型的三元社会结构。

复杂的社会网络结构可以拆分为多组二元社会关系,但婴儿对社会结构的表征并不是简化为一组组孤立的二元关系,而是具有认知加工的整体优势效应。

Brashears和Quintane的研究表明人类可以自适应的运用图式的压缩启发式形式,以三元组而非二元组为基本单元,进行有效的编码、存储和记忆社会信息。

线/环性社会结构的差异仅仅是A、C之间的方向指向性相反,将三元组关系知觉为一个整体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加工社会信息时,倾向于偏好不同的社会结构图式也对社会结构间的方向指向性具有不同的预期。

综上所述,研究探讨图式对个体加工微观社会结构的作用。研究发现婴儿对环性社会结构存在学习优势效应,可能是由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互动模式下形成的社会图式的影响。

总之,社会图式是储存在个体头脑中的一种稳定的社会认知结构,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方式并以此塑造他人的行为模式。

研究创新点

研究采用具有生态化社会场景的“帮助”情境和“阻碍”情境,探究婴儿学习微观社会结构的认知加工过程。该研究为探索性的创新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

(1)选取婴儿被试,降低早期经验(如知识水平等)对社会互动学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更有效;

(2)采用简单的“帮助”、“阻碍”互动情境和具有生态性的山丘场景,更好地控制了额外变量的干扰;

(3)通过实验证明婴儿对环性社会结构的学习优势效应,为三客体间社会结构学习提供实证证据;

(4)从应用的视角出发,可能为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筛查提供鉴别指标。

展望

研究不足。研究中未充分利用被试的家庭养育环境测查表、人口统计学问卷、格赛尔量表及眼动数据,其作用为探究是否相同的家庭环境及养育方式与婴儿的正常发展有关,为后续关于神经发育障碍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以往研究表明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家庭互动模式及婴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相关。若婴儿习得的家庭互动模式与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一致,则被试的神经心理发展状态良好。

但婴儿习得的家庭互动模式与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不一致,被试可能会面临发育不良等问题。后续的研究将继续收集分析这方面的数据,对三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可以辨别和习得微观社会结构且对环性社会结构具有学习优势效应,但西方被试的优势结构为线性结构,这可能与个体头脑中已建构的社会图式有关。

研究采用婴儿惯用的研究范式和跨文化通用的社会场景,为未来研究提供创新性的研究方向:第一,采用fMRI等脑电技术探究婴儿微观社会结构学习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第二,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对比中西方被试的微观社会结构学习的优势效应是否存在差异;

第三,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探讨家庭互动模式等是否会对婴儿神经心理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四,社会互动模式的形成与个体社会性的发展有关,尤其是社交能力的发展;若婴儿习得的社会互动模式与当前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一致,则被试的社会适应力良好。

但婴儿习得的社会互动模式与当前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不一致,被试可能会面临社会障碍等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