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杜姓的来源和历史和排名(杜姓起源及简介)

导语:杜姓起源:始祖或关联“酒圣”杜康,郡望京兆、襄阳、濮阳

一、杜姓来源

杜姓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世本》有“杜康造酒”的记载。注释说:“黄帝时人,是杜姓尚矣”。

《辞海》杜康条:“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酒称杜康。……”以上两种引文,尽管在杜康存在的时间上有差异,但并不是没有联系。我们知道,少康是大禹的玄孙。大禹是黄帝之后。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帝尧封于夏(今禹州市),赐爵夏伯,被帝舜选为禅让的接班人。帝舜崩逝服丧已毕,大禹在其封地夏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州志》

禹传子夏启,启传子太康,太康传弟仲康,仲康传子相。相被篡臣寒浞攻杀,其妃缗带着身孕逃到娘家有仍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先后当过庖正和牧正,在夏遗民的帮助下终于攻灭了寒浞,在夏祀中断40年之后实现了“少康中兴”。少康建都于今禹州城西北16公里的少康城。胜利之后,他曾“整威仪,东南行,寻夏王阳翟之故都。”修禹庙、整钧台、接受诸侯朝拜。少康当过司厨之官庖正,发明秫酒(用粮食造酒)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史籍记载“杜康即少康。”“杜康即杜姓之尚。”就是说,杜康就是杜姓的始祖。就当前已知的杜姓多源而论,以杜康(少康)为始祖的杜姓,也是杜姓的重要一支。

就在杜预所注的钧台陂一带,有一个直到清代仍叫杜康村的聚落杜岗寺村。这个村历次《禹州志》载为“杜康故里”,今属禹州市梁北镇管辖,距城区5公里,在古大陵南、嵎水(今称小泥河)北侧。村中有杜家祠堂,堂内祀有始祖杜康塑像和历代杜姓名人。碑刻记载,西魏时期(535-556年),在这里又创建了杜康寺,村以寺名。寺内树有杜氏众多将军等共25人的造像石幢。隋大业二年(606年),炀帝游乐至阳翟,以杜康寺神主特别灵验赐名“灵感院”。以后屡毁屡修,皆有碑存。现在的山门和拜殿之间,因扩街被穿开为大街。山门独在路南,拜殿似成庙门,后大殿高大雄伟,白石镶青砖为墙,脊为五脊,六兽尚存,覆以红黄绿色琉璃瓦。大殿西北角有一古井,是杜康寺人历来造酒汲水用井。

杜康寺保护碑

二、堂号:诗圣堂、少陵堂、京兆堂。郡望: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

三、迁徙繁衍

杜姓虽然源出多头,但是不外乎出自中原、陕西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如今已很难区分谁是从少数民族而来的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杜姓人已经是小有名气了。他们在中原繁衍的同时,不断向外传播。

中原的另一支杜氏,繁阳(今河南内黄县)人杜邺,汉时为凉州刺史。杜邺的儿子杜林,字伯山,初居河西(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而颍川杜氏的杜安,字伯夷,13岁入太学,号称奇童,当过宛令和巴郡太守,政誉颇佳。

杜康寺正殿

三国、两晋后,杜姓又数次南迁。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洛阳,又带来了鲜卑人独孤氏改姓为杜。杜姓人进一步壮大,进一步融合南迁,在北方形成京兆、颍川、南阳、繁阳、侯氏等大族之外,又形成了汉阳、绵竹、成都、钱塘、福建大族。可以说,隋朝之前,杜姓人已完成了从西北、东北到西南、东南,直至两广、海南的迁徙繁衍,造成唐代杜姓人群秀辈出。如今,杜姓人已成为中国第47位的大姓,总人口达520万人,主要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河南、山东五省,大约占杜姓人总数的43%,其次分布于甘肃、吉林两省,占12%。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