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宝宝学走路不稳摇摇晃晃(宝宝走路摇晃是不是大脑的问题)

导语:宝宝初学走路摇摇晃晃,易摔跤?4个妙招助他增强身体平衡力

相信每个妈妈看到自己宝宝踉踉跄跄的走出第一步时,内心都会非常激动,那种心情是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不过妈妈也要注意,这个时候宝宝刚刚开始走路,步态很不稳定,容易摔倒,甚至连走路姿势都不对。所以,为了他将来能走的更稳,妈妈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这4个细节,看看你都清楚吗?

穿步前鞋

进入学步期之前,宝宝的双脚是没有接触过地面的,所以一开始让他练习走路,可能会不适应。而步前鞋的鞋底会比较薄且柔软,宝宝穿上后,就跟光脚在地面走路是一样,能增加脚底对地面的感知能力,快速适应走路。此外,步前鞋都是根据宝宝行走时脚部的形态而设计,特别是鞋子三分之一处设置有弯折,跟宝宝脚部的弯折部位相吻合,这样会让他起步更容易。不过,宝宝刚开始穿鞋子,妈妈最好给他选择魔术贴设计的步前鞋,穿脱起来更轻松,避免宝宝拒穿鞋子。

多练习俯趴

宝宝刚开始走路时,因为四肢力量薄弱,双脚很难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所以走路就容易摇摇晃晃,频繁摔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妈妈可以让宝宝多在床上练习俯趴这个动作。在趴着的时候,宝宝的颈背、四肢肌肉力量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肌肉有力量了,走路自然就会比较稳定。

多做下蹲动作

人走路,大都依靠的是双腿和双脚的力量,想要宝宝走路步态稳,少摔跤,妈妈日常也可以多让他练习下蹲的动作。对于身体还在发育中的宝宝,练习如何弯曲膝盖、伸展双腿并不容易。所以,前期就需要妈妈多做些辅助工作,下蹲动作练习的多了,慢慢的,宝宝双腿双脚就会变得更有力量,相信将来会让他走的更好。

室内要多赤脚练习

对于初学走路的宝宝,如果是在室内,妈妈不妨让他多光着脚练习。人的脚底分布着众多的神经末梢,光脚走路,能让宝宝脚部的神经更直接感受来自地面的压力,以及更好的感知地面高低变化,从而增加足底抓地感。这样一来,宝宝走路时不仅不容易滑倒,还有助于身体平衡力的锻炼。

学走路对宝宝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妈妈一定要多加重视,尤其是不能忽视以上这些细节,这样才能让他将来走的更好。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