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厌学属于什么心理(厌学的学生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导语:厌学是性格问题?小学班主任指出:一般有2点原因,改善做1件事

孩子不爱学习几乎成为所有学习问题的根源,也是让很多家长无法逃脱辅导沼泽的核心原因。不少家长回顾孩子的学习过程,发现似乎没有经历系统性的学习时,孩子对所有一切的学习兴趣都不算小,但是等到进入学校之后,反而对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抵触心理。

这样的转变仅仅在于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吗?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林霖见证了近千名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林霖指出,很多时候用单一先天因素来解释问题,是无法得到答案的。厌学属于一种情绪,但是并不代表一种性格,林霖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绪,一般有2点原因,如果想要改善,那么就要做1件事。

一般有2点原因:

1、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获得学习兴趣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就是,得了满分的成绩单跟老师的表扬称赞。这种正向循环的情绪,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是比任何的讲道理、说大话都要管用的。

林霖指出,小学生的情绪更加直接,面对老师的批评或者是考试的受挫,那么就会产生负面情绪,指望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自我调节是不可能的,而在大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也可能成为孩子厌学的源头之一,当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孩子自然无法自发性的去学习。

2、没有目标激励的学习过程

林霖提出,很多学生之所以无法自发性的去学习,是因为不懂得自己要学什么、获得什么,也就是最简单的来说,没有目标的激励。

这个目标可能是超过同班的某个同学,也可能是分数提高多少分,或者是期末可以赢得什么奖品,这样具象化的目标才会成为孩子去学习、去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之一。

改善要做1件事: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设立

根据马太效应,林霖认为,如果想要孩子想学习、愿意学习,那么首先要让孩子完成一些目标,这个目标任务不必太大,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更好的去完成,同样在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提升了,在“完成目标”的激励下,回去挑战更大的目标,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一点点的改善问题、提高能力。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春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