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元竹是哪里(元竹有哪些村)

导语:元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

元竹的特征特性及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

1 元竹的特征特性

元竹是多种竹种的统称,包括淡竹、水竹、尖头青、黄古竹、石绿竹、花竹与红壳竹等,其中以尖头青、黄古竹、石绿竹与淡竹的种植为主。下面主要介绍这 4 种竹种的特征特性。

1.1 尖头青

尖头青高 6~9 m ,粗 4~6 cm ,幼秆无明显白粉,深绿色,老秆黄绿色。笋绿色,圆锥形向顶端削尖。箨鞘背面绿色,具有褐色斑点或斑块,无白粉,疏生易落的刺毛。无箨耳及鞘口缝毛。箨舌中部隆起,两侧多少下延,边缘生白色短纤毛。箨叶呈暗绿褐色的带状,边缘黄色。尖头青笋期在 4 月中旬,笋味道鲜美,可供使用,主要分布在杭州、安吉、南京、尤溪、绩溪等地。

1.2 黄古竹

黄古竹又称黄苦竹、黄石竹、沙竹、水什竹,高 6~8 m ,粗3~5 cm 。幼秆微被白粉,老秆灰绿色,竿环微隆起,与箨环同高。箨鞘背面呈乳白色或带黄绿色,有宽窄不等的紫色纵条纹和稀疏的褐色小斑点,无白粉。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黄绿色,先端截平或微隆起,有白色的细纤毛。箨片带状,淡绿乳色,边缘淡黄色。黄古竹笋期在 4 月下旬,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

1.3 石绿竹

石绿竹又称白箭竹、金竹,高 5~7 m ,粗 2~4 cm ,幼秆绿色,被白粉,无毛,节紫色,老秆灰黄绿色。箨鞘黄绿色或淡绿紫色,有紫褐色细条纹,密被白粉。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狭而高,淡紫色或黄绿色,先端呈山峰状,两侧明显下延,边缘生短纤毛。箨叶呈带状绿色,有紫色纵脉纹,外翻。石绿竹笋期在 4 月中旬,主要分布在江苏、四川、安徽、浙江等地。

1.4 淡竹

淡竹又称粉绿竹、花斑竹、红淡竹,株高 6~14 m ,粗 2~5 cm 。幼秆密被白粉,蓝绿色,老秆灰黄绿色。箨鞘淡红褐色或黄褐色,无毛,有疏生的小斑点或斑块。无箨耳和鞘口缝毛。箨舌暗紫色,先端截平形,边缘有波状裂齿及细短纤毛。箨片线状披针形或带状,开展会外翻,边缘淡黄色。淡竹笋期在 4 月中下旬,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宁国市主要种植的元竹即为淡竹。

2 笋竹两用林营造技术

2.1 林地选择

林地选择是笋竹两用林高效种植的前提。在现有元竹林中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 30~50 cm )、土壤透水保水性强、有机质丰富、灌溉方便、坡度平缓、阴坡、交通便利的地方。

2.2 深垦清理

深垦清理是笋竹两用林丰产的关键技术,能够促进鞭芽数量的增加,减少跳鞭,有利于孕笋及成林。全面清除林地内的杂草及灌木,在出笋成竹的同年 7 — 8 月对林地进行1 次翻耕,翻耕深度不低于 25 cm ,保持土壤表层的土质疏松、水肥适宜。翻耕过程中避免损伤健壮的鞭芽,及时挖走衰老、死亡的竹鞭以及灌木的树蔸。每年都需劈山,将竹林内的杂草及灌木劈倒,清理干净。

2.3 科学施肥

根据竹林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适度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量 。有条件的地区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施肥种类为有机肥、复合肥等。笋竹两用林每年施肥 3~4 次,分别为笋前肥、笋后肥、还叶促鞭肥与孕笋越冬肥。笋前肥以氮肥为主,在春季发笋前施用,主要为新竹提供营养,促进出鞭。笋后肥以氮肥为主,在新叶展叶时施加(约 6 月中下旬),及时补充新竹生长所需要的养分。还叶促鞭肥以钾肥和氮肥为主,在竹林换叶期间施加,以促进行鞭、笋芽分化、肥大,提高来年发笋率。孕笋越冬肥以磷肥和氮肥为主,在孕笋越冬时施加,主要目的是增加土温,促进春笋出芽 。

施肥方式有沟施、铺施、伐篼施、穴施 4 种,其中以沟施和穴施为宜。沟施:每隔 2 m 开一条深 20 cm 、宽 20 cm 的沟,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压实,以减少肥料的挥发。穴施:在竹秆基部上方 30 cm 处开一条深 20 cm 、宽 15 cm 的半月形沟,肥料施入沟内后覆土压实。

2.4 适度钩梢

钩梢即用钩刀将竹梢砍掉。钩梢可以改善竹林的光照条件,促进鞭芽孕笋,提高木材质量 [5] 。砍下的竹梢可加工成工具,增加经济效益。笋竹两用林多数为大径林,枝粗叶茂,容易受到冰雪的危害,提前钩梢可以减轻冰雪危害。

2.5 调整竹林结构

留笋育竹是调整竹林结构的根本性措施。在林分出笋高峰期,选择健壮、粗大、鞭深且分布均匀的竹笋留作种笋,挖除其余竹笋。在非孕笋的冬季砍伐老竹,适当采伐生长6 年左右的元竹,采伐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 15% ,同时保证 1~4 度竹年龄组成比例在 3∶3∶3∶1 左右。

2.6 科学采笋

采笋分为冬笋和春笋的采收。冬笋一般在立春前采收,采收质量超过 150 g 的笋,采收后覆土压实。挖笋方式有2 种,分别为全面翻土挖笋和开穴挖笋。全面翻土挖笋在深耕时进行,采挖时要顺着竹鞭的方向进行,避免损伤竹鞭。开穴挖笋是在表面泥土开裂、松软的地方开穴,挖笋时同样要避免损伤竹鞭。春笋采挖时竹笋已出土,主要采收地表高度20 cm 以内的笋,其余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笋适量留于成林培养。

2.7 病虫害综合防治

2.7.1 病害。元竹病害主要有元竹黑腐病、根腐病、竹秆锈病,一旦发现病株即连根挖除,并适当培土、施肥,以防竹林衰败。挖下的病竹应适时烧毁,以防止病菌扩散。竹林密度对病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密度过大时易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应合理密植,适当砍伐,加强竹林经营管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当病害严重时,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敌锈钠、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同时,加强母竹的检疫工作,防止病竹的引入。

2.7.2 虫害。元竹虫害主要有竹笋夜蛾、竹螟、蚜虫、泉蝇、竹蝗和一字竹象等。虫害较轻时可采用物理和人工方法进行防治:一旦发现虫害,及时将病竹、病笋清除,以降低虫口密度;在竹林内悬挂杀虫灯以诱杀害虫;在虫害部位涂抹煤焦油和柴油的混合物;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中耕除草,消灭幼虫。虫害严重时,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化学药剂有 80% 敌敌畏乳油、辛硫磷、灭蝇胺、吡虫啉、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