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学记中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指的是什么原则(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的意思)

导语: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学记》新探究

本大部分第二段(全文第8段)

【原文】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①,当其可之谓时②,不陵节而施之谓孙③,相观而善之谓摩④。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解词】

①豫:谓事先。在本语境中指学生错误发生之前,即采取措施加以禁止。这“豫”也就是预防的意思。

②时:谓时机。在本语境中,指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最佳时间机会。

③孙:“孙”古“逊”、“驯”通。郑注直接解释为“顺”,表示循序的意思。《辞源》释“孙”为“顺”,即以本句及郑注为据。

④摩:“摩”古通“磨”。《诗·魏风·淇奥》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句《辞源》释为“切磋”,即引《学记》本句郑注“摩,相切磋也”为据。

【今译】

大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学生未犯错误之前发出禁令,叫做“豫”;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愿意改正错的时机及时给予教育,叫做“时”;不超越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循序施教,叫做“孙”;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切磋学问,取长补短,叫做“摩”。这四点,是教育所以兴盛的原因。

【解读】

本节总结了当时教育教学方法成功的经验。这经验包括德育与智育二个方面。豫、时这前两点为德育方面的经验,孙、摩这后两点为智育方面的经验。这四点成功的经验不只是德智兼顾,而且都抓在点子上,关键处。

如事先预防的问题,因为事物的发展,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般都得经过三个阶段,即未发,发,已发。如要禁止坏事的发生,最佳的方法是让坏事尚未发生前,采取防止坏事发生的措施,使其不发生,这样做既省时又省力,效果最好。

如抓住施教的问题。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一般有这样两种态度,一种是愿意改正错误,一种是顽固坚持错误。对于犯错误后,露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改正错误的好的苗头,教师抓住这个机会,及时给予学生教育,这也是最为省时省力效果最好的方法。如教学,不超越学生所处的年级阶段施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施教,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同学之间,特别是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互相切磋,乃是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件事。

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不外乎这两个重要的途径,一是通过教师的教,二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所以,《学记》作者总结的这德智两方面的教学的经验,象他批判“今之教者”不良的教学方法那样,从规律性的高度审视问题,是很高明的,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教师们也完全可以照用不误。

本文内容由小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