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道与德子曰(问庄子什么是道)

导语:问“道”庄子:德与道(一)

老庄称之为道德家,老庄的思想核心就在于“道德之意”。我们要体悟老庄的道与德,就要弄清几个问题。

老庄“道德”非孔孟“道德”

此“道德”非彼“道德”。此道德是老庄讲的道德,彼道德是孔孟讲的道德。二者绝不是一回事,有天壤之别。

孔孟从仁义礼智信等多方面对德进行了阐释发挥,主要从社会精神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解释道德。而老庄对仁义道德等价值规范是持批判态度的,强调人们应该返朴归真,回归人的自然本性,把“仁义道德”等一切价值统统舍弃,才是通道合德,因此它是超“道德”的。

老庄的“道德”具有超道德的特性,超越了一切是非善恶美丑等价值观,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人为定义的,不是自然本有的,存留自然的舍弃人为的,才是老庄道德的应有之义,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老庄讲的道德是高于仁义的,也是扬弃仁义的。老子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认为,仁义礼等属于下德范围,是“有为”的,是表现“不失德”的,所以本质上是“无德”的。

庄子也讲“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仁义礼皆是“可为”的内容,不是人的自然天性中本有的东西,是“侈于性”的。“仁义”的彰显是因为毁弃“道德”的结果,所以老庄对孔孟讲的仁义道德抱持坚定的批判态度。

孔孟之道的核心是仁,仁的本质含义是爱,尽管孔子讲的爱是有等差的,但爱本身难道不应弘扬吗?爱不是人性中最温暖的部分吗?

老庄为何如此“无情”(超越是非好恶)呢?的确,老庄不仅是否定了“情”,更是否定了“爱”。“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大道之所以有了亏损,是因为人有了偏爱与私心。

我们的“爱”都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偏爱,这种爱是非常局限的。庄子讲“爱民,害民之始也”。真正的爱是“无己”的,是“无为”的,是“无以为”的,也是不需要选择的。所以庄子讲“至仁无亲”,最高境界的仁是没有亲近偏爱的,是超越亲疏远近的。

其实,老庄并不否定人间的自然真情。“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老庄批判所谓的仁义忠信,是因为它们偏离了道德,与人的“性命之情”相违,只是图有虚名而已。

庄子也讲爱,“至人无己”,“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己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老庄也讲仁爱,讲的是自然真情的仁爱,而不是附加任何目的的爱,只有真正的爱才是无私的。

老庄不否定人间真情,因为这种真情是自然的,是属于“命”的范畴,是天性使然的,而不是人为造作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能够顺从人的“性命之情”,并“安之若命”,这就是德性修养的极致了。

德源于道,为物之性

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在老庄思想中,道与德具有特定的内涵。在《庄子》出现了道与德两个概念连用的情况,表明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但二者绝对不是一个东西,不过,二者连用的时候更偏重于德而已。

在老庄中,德有多重含义,也有多方面的运用,甚至比“道”理解起来更加繁杂。我们不能给“德”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像不能给“道”下一个定义一样,老庄思想就是这样,界定一个术语比理解它本身更难。

道与德究竟什么关系呢?万物皆源于道,从无到有,道是根源,“道生之”。“物得以生,谓之德”,德使万物生长畜养,让物成为它自己,内含了自身的特性,以区别于他物。

王弼在《老子注》中这样解释“德”。“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

道是普遍的,德是具体的,道是总,德是分,道是源,德是流,道更形而上一些,德更形而下一些。德来源于道,“德兼于道”,德禀赋了道的某些属性或内容,但德并不等同于道,人们通过“立德明道”,即通过培植树立的德来检验并弘扬道。因此,可以说德源于道,为物之性。

“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道是超越一切的,具有普遍的意义,体现的是天地万物的整体属性,可以用共性来代表。而德是落实到具体层面的,是物之所以为物的内在规定性,是物自身固有的本质特性,可以用个性来代表。

德是内在的,是无形的,是恒常的,是自然的,是客观的,是独特的,就像生物各有自己的基因一样。德与道相关,它是道之用,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它对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通过对德的规定性来实现的。

德与物相关,它是物的本质属性,正因为万物其德不同,因此才有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万物相异,不在外形,而在于其性,形仅是物之表象,是相互变化的,而性是物之本质,不变的。

德在道与物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有了自然的过渡。道对物的作用,是通过德体现出来的,尊道是通过贵德来实践的。物对道的依归,是通过对德的坚守来实现的,失德就是失道,守德就是合道。

人之德的真面目

德是老庄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只有我们深刻真实地理解了德的真义,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老庄的重要观点与著名论断。

《老子》提出了诸如上德、常德、玄德等概念,虽然《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德思想,但也做了富有庄子式的论说,提出了诸如全德、至德、天德等概念。在论道方面,老子比庄子更全面更形象,在论德方面,庄子比老子更具体更深入。

老庄讲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之道、规律之道。而老庄讲的德多是在人的范围内展开的,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是人最本质的内核。

韩非在《解老》也说,“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德是人的自然本性,是人不可或缺的。遵循本性,顺乎自然,就是德;反之,是失德。道是玄妙的,是不可思议的,那么“德”的真面目是个什么样子呢。

人的德性是内在的,不是表现于外的。老子讲“玄德”,玄的本义是深黑色,也是看不见的,深邃的,不容易了解与理解的,因为玄德是内在的德。老子也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是不表现德的,德是内在的,表现在外的“仁义道德”都是无德的表现。

具体到个人,善于表现“道德”的,恰恰是“无德”的表现。庄子讲“德不形”,在《德充符》中,提出了“全形”与“全德”两个概念,“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形是外在的,德是内在的。内在的德比外在的形更重要,也更具魅力。

德是人的本质,而形仅是人的表象而已。形不全而德全的人,也是一样的迷人;相反,形全而德不全的人,也一样令人讨厌。形体残缺不全,显而易见;但德性不全,却不易为人知,因为德是内在的,是无形的,是不表现于外的。形不全而德全,一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如果形全而德不全,才是真正的不健全,在世俗之中迷失了真实的自己。

人的德性是自然的,而不是人为的。“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天德”就是自然的,是真实的,而不是人为的,人为为伪。人的德性是与生俱来的,本然已有的东西,不是人为增加的,庄子提到的“天”也多是这个含义。

在人的本性之中人为增加了一些原本没有的仁义礼乐、是非善恶等等,这些“杂质”对人的朴素本性来说是一种伤害、扭曲或异化。世俗意义上的道德就是如此,它有一个存在的前提,就是必须分清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界定是非善恶则需要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是不定的,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处时代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因此是非善恶的标准也是不定的。同一件事情,你认为是对的,别人认为是错的,对错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为这种道德标准或规范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与条件制约性,因此,这也是庄子所揭露与批驳的。

庄子的“道德之意”显然是超越是非善恶等一切价值判断的。老庄所主倡的道德正是对世俗道德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进行的一种反思与重建,因此,老庄的道德对世俗道德有着强烈的超越意味,这也是老庄对儒家仁义批驳的意义所在。

世俗的仁义道德是人的自然本性中本来所没有的,就如马没有烙首、牛没有穿鼻一样。德性是自然而然的自己本来的样子或状态,不需要人为的增益,人为就是伪,就是失真,老庄追求的就是万物回归到本初的状态,这就是返朴归真。

纯粹、素朴才是人性的正常状态。任何的价值规范都是对人性的一种束缚与扭曲,因此,老庄对当时所流行的仁义道德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破斥,目的是让人回归到自然本来的状态,只有自然本来的状态才是和谐的自在的。

人的德性是不变的,是虚静无为的。如果人性是变化的,变得实在具体,变得恣意妄为,这不是德,而是失德的表现。德源于道,禀赋了道的某些属性,相对外在的形而言,人的德性原本也是虚无的,无形的,是永恒的,是不化的,具有不变的稳定性。

物之形态变化万千,但物之本性却始终如一。我们称呼某一种类的物,如马、鱼等,是因为他们都有相对不变的本质特性,才保持了该物种的稳定性,尽管这种稳定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演化的某些特征,但其本质特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客观不争的事实。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