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如何学会慢跑(学会慢跑说明文阅读答案)

导语:学会“慢跑”,才能“跑快”

对于大众马拉松跑友来说,如何让自己在训练和比赛中跑得更快?是跑量越大越好?还是配速越快越好? 实践证明,影响马拉松运动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单从运动训练的角度出发,运动负荷的高低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虽然,运动负荷中的跑量和配速很重要,但并不是越高越好,科学控制跑量递增原则,在训练强度的把握上,学会“慢跑”,才能“跑快”。 当然,本文探讨的主题不是运动跑量高低的问题,也不是运动强度高低的问题。而是提出能够支持有氧训练、混氧训练、无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等训练内容安全实施的训练手段——“慢跑”。

“慢跑”的定义

​ 所谓的“慢跑”,是一种较低强度的有氧运动,目的以较慢的跑步节奏来完成跑动距离。按照训练强度划分,“慢跑”的训练强度最低。

​通常我们会把“慢跑”训练强度定义为:心率115~130次/分左右,体感:呼吸非常舒适,无任何疲劳感。常规的有氧训练强度(心率140~150次/分,体感:呼吸比较舒适,无明显疲劳感),混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的强度要远远高于有氧训练。

“慢跑”的意义

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训练的快速发展,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与运动员运动成绩呈正相关。所以能有效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最大摄氧率、耐乳酸能力的高强度无氧训练(专项能力、速度耐力训练),成了专业中长跑教练员、运动员最看重的训练内容。

​既然高强度无氧训练效果显著,那么就应该长期保持或者不断追求高配速训练模式?显然不是。实际上低于有氧训练强度的“慢跑”训练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日常训练中,“慢跑”不仅在跑前热身、跑后放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运动员伤病康复训练阶段重要的体能恢复手段,更是积极促进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后,身体快速恢复的最佳训练手段。

“慢跑”对有氧的促进

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最看重的运动能力。然而,中长跑运动员初期训练阶段,有氧耐力和核心力量训练基础几乎为零。

​此阶段,如果直接按照心率150次/分的有氧强度训练,会让运动员机体难以适应,甚至造成各种身体不适。 因此,采取更低强度的“慢跑”训练,先保证机体有一个较轻运动负荷的刺激与反刺激的训练过程,相对更加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有氧耐力的提高。

​另外,运动员生病恢复期、运动损伤康复训练期间,由于训练不系统造成的运动能力下降,重启恢复训练时,也应该积极采取“慢跑”训练手段,而非立刻进行大强度训练模式。

“慢跑”对无氧的促进

通常,谈到“大强度”无氧运动后的恢复手段,我们首先会想到“加强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及做好拉伸、按摩等物理疗法”。其实,大强度无氧训练后,第一时间的最佳恢复手段是“慢跑”。

​与大强度无氧训练相比,“慢跑”训练的训练强度和个体乳酸阈、最大摄氧率和比赛配速相差很远。但是,大强度无氧训练后,第一时间进行“慢跑”,不仅可以缓解肌肉疲劳、神经疲劳,还可以快速解除乳酸堆积(避免大强度后带来的延迟性酸痛),从而让身体快速得到恢复。

“慢跑”训练运用场景

场景一:热身环节(有氧训练、混氧训练、无氧训练、核心力量训练)

​场景二:跑后放松(间歇训练、速度训练、核心力量等大强度训练后)第一时间进行

​场景三:大强度(间歇训练、速度训练、核心力量等)训练后第二天进行

​场景四:初级训练、伤病康复期、耐力训练巩固阶段等(可选择土路、草皮、沙滩、公园等)

周期训练计划模板

星期一:慢跑:30分钟,核心力量训练:60分钟,慢跑:10分钟

​星期二:慢跑:15分钟,混氧:16公里,慢跑:10分钟

​星期三:慢跑:60分钟

​星期四:慢跑:10分钟,有氧:20公里

​星期六:慢跑:20分钟,间歇:800米x10次,休息时间:3分/个,慢跑:15分钟

​星期日:慢跑:100分钟

​说明:在专业队训练中,通常“慢跑”以时间为单位,而非强调“公里”,教练员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淡化“慢跑”训练时的配速,随心所欲跑就好,从而真正实现“慢跑”训练的意义。

中长跑运动训练是一个反复进行身体结构破坏与重建的过程。长期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不仅会消耗能源物质,也会引起身体组织的微细结构损伤。

​如果持续进行大强度训练,机体组织在不断受到损伤后,没有充足的时间得到充分修复,细微损伤越来越多,肌肉的质量和收缩能力不断下降,不仅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会下降,也很容易变成肌肉劳损、拉伤、肌腱炎、筋膜炎等伤病。 因此,在大运动强度训练后,增加低强度“慢跑”训练,既能保持运动员运动状态,又可以让机体组织得到足够的时间来恢复、保证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一次高强度训练,避免了连续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损伤风险。

​此外,当运动员处于伤病恢复期以及赛前赛后调整期,低强度“慢跑”训练也有助于身体恢复。所以,日常训练中,我们既要利用中高强度训练来提高和保持竞技能力,又要用低强度“慢跑”训练来促进身体积极恢复。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