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西瓯骆越(西瓯骆越是什么族)

导语:岭南地区百越部族——骆越、西瓯的发展历程

骆越是先秦时期分布在东亚南部的族群,属于“百越”部族中的一大支系。“骆越”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提及“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意思是“越骆之菌”是非常好的调味料之一,“越骆”是骆越的倒装。与另外一支“百越”部族西瓯,相邻而居。

历史记载,西瓯的活动区域大致分布在广东茂名—广西玉林—贵港—南宁以北,北面至湘南、黔东南;而骆越在西瓯之西,活动区域在广东茂名—广西玉林—贵港—南宁以南,南面达越南清化。事实上,无论从出土器物还是风俗习惯来看,岭南地区骆越、西瓯部族与东南沿海的闽越、东瓯,很有可能是系出同源:

带有几何形印纹陶器

一般认为,印纹陶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秦汉时期走向衰落。可能由越人创制,在越人生活的区域都曾经广泛使用。其特征是多灰褐色,陶器表面有几何云雷、米字、曲尺、方格等印纹图案,广泛发现于长江以南,东南沿海和岭南地区。

所不同的是,在福建闽侯一带发现的几何形印纹陶,偏于粗软;而广西除了几何形印纹软陶;还有呈灰白色的硬陶,较之软陶,火候较高,胎质较薄,年代也稍晚。很显然是,后期生产力的发展,工艺得到改良。(闽越与东瓯文化上是同宗同源,可参考:《历史上,闽越与东瓯之间的关系演变》)

米字纹陶罐(广西北流出土)

石器工具

1、石铲。浙江良渚拥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当地出土了用于翻土,扁平穿孔的石铲;而桂东南也发现了大批石铲,其中金光农场出土了,尺寸达到(长x宽x厚):33cmx21cmx2cm的大型石铲;

2、石犁。两地石犁外形相同,呈等腰三角形,腰部有刃。区别在于浙江的略大;广西的偏小,腰部的刃稍有弧形;

3、有段石锛。有段石锛是中国东南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意思是说有段石锛具有地方特有的性质,在新石器时代不是广泛分布的。而浙江良渚、福建长汀、广西南部都有发现有段石锛。

风俗习惯

1、剪发纹身

剪发纹身是越人的一种习俗。剪发是方便潜水;而纹身是用针刺的方法,在皮肤表面制造出图案,潜入水中时,人便形似蛟龙,可以避免水中鳄鱼的攻击。《史记 赵世家》:“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卻冠秫绌,大吴之国也。”,《舆地志》:“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文身断发避龙。”两则史料分别说明了浙江与广西一带的人,都拥有剪发纹身的习俗。

2、凿齿

两地均有行凿齿的习俗,虽然不见相关记载。从福建昙石山考古发掘的古闽越人头骨看,其上颌缺少两侧的门牙。《新唐书 南蛮传》解释这一奇怪的习俗,“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可见,岭南地区动植物死亡后,在炎热多湿的环境下,产生的瘴气,不仅中原人不适应,连本地百越人也经常中瘴毒。以致于有凿齿的习俗,防止因中瘴毒,牙关紧闭,无法饮药。

此外,汉武帝时期平定百越地区,先东(闽越、东瓯)后西(骆越、西瓯),期间不断有当地越人反抗。于是,汉武帝把闽越、东瓯迁往江淮地区;把骆越、西瓯迁往汉水之滨。目的在于连根拔起,使其丧失托身之所,处在汉王朝完全监视之下。由此也表明了,汉王朝将这些部族当做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对待。

良渚文化石犁(浙江余杭出土)

双肩带柄石铲(广西玉林出土)

上述表明两地交流频繁,保持了相对独立发展,发展出的文化大同小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汉之际,大一统是天下的趋势,骆越、西瓯也不能独善其身。无论秦始皇还是西汉政府,都在稳定中原之后,将目光放在了百越之地。平定东南沿海的闽越、东瓯之后,继续挥师南下。骆越、西瓯地区出土了“朱庐执刲”印、“劳邑执刲”印、“蛮夷邑长”印、“蛮夷里长”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史实:

1、1984年海南乐东,1975年广西合浦堂分别出土了“朱庐执刲”银印章以及“劳邑执刲”琥珀印章。经鉴定,这两枚印章年代是西汉时期,但反映出的却是先秦时期的官制。所谓“执刲”是官名,原先是楚国分封小邑封君的爵名。两枚印章或许是西汉,或许是南越国分封骆越地区部落首领的印章;

2、汉“蛮夷邑长”印、“蛮夷里长”印。其中《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建武十二年,九真(郡)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可见,汉朝既设置郡县,同时又设置官员管理越人聚居区;

“蛮夷邑长”印与“蛮夷里长”印

由此,结合《史记 勾践世家》这段记载:

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彊.......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 勾践世家》

1、说明了骆越、西瓯地区可能曾经臣服于楚国。越王无彊与楚国争霸中被杀,越国大败,没来得及处理身后事,导致无彊的子嗣相互争夺,越国四分五裂。比较可以确定的是其中无彊两个儿子无诸、摇,分别到了闽越、东瓯一带,成为了统治者。同理,很有可能其他越国王室,迁徙到骆越、西瓯地区。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被当地越人接受,减少统治中的阻力,得以在当地顺利地建立了方国。

所谓方国是指高于部落,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但不具备了完善国家机构的联合城邦制国。《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说明了方国这种联合城邦制国的特点,并不像中原王朝那样实行父系嫡长继承制,而是推举或共同承认一个盟主,也称共主。这些越王无彊子嗣所臣服的共主便是楚国,即所说的“服朝于楚”,这也解释了为何骆越、西瓯地区会出现楚国官名的印章;

2、说明了这是秦汉王朝实行羁縻政策的证据。所谓的羁縻政策是指秦国统一之后,对于归降的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封授“王侯”、“蛮夷君长”,由其代替政府管理当地的政策。一般这些地区交纳的赋税都不重,更多是臣服的象征;首领犯法,处理也从轻发落。此外,秦国统治还通过和亲,拉拢这些地区首领,以达到稳固边疆的目的。很显然,秦汉统一骆越、西瓯地区,继续实行羁縻政策,而官职则延续了当地使用楚国官名的惯例;

3、说明了这一时期赵佗归附与西汉中央政府,成为南越王。南越国成为了西汉的羁縻地区的同时,也在南越国内的骆越、西瓯地区设置羁縻区。

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骆)田.......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后南越王尉(赵)佗举众攻安阳王……安阳王发弩,弩折遂败……(南)越遂服诸雒将。——《交州外域记》

之所以南越王这样做,《交州外域记》记载说的在交趾地区(越南北部红河地区),也如同上述提及的方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内部拥有一套拥有组织严密的社会组织。骆王、骆侯、骆将(“雒”通“骆”),应该是指该地区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他们推举或共同承认的共主,就是所谓的骆王。如此则像铁板一块,加上“粤人之俗,好相攻击”的特点,是不会轻易屈服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来政权统治,于是发生了南越王赵佗兼并象郡过程中,与当地安阳王的战争。

即便南越王兼并象、桂林二郡之后,完成了岭南的统一,这种组织严密的社会组织也没有被彻底打散。有鉴于此,赵佗只能派出“典主”,主持当地的政事,并不用粗暴的行政命令,干预到当地社会组织的正常运作,形成了南越国的国中之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相对的和平。以致于在西汉吕后时期,发生了南越国与相邻长沙国之间的战争,“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馀里”,赵佗还得用金钱安抚骆越、西瓯这些“小弟兄”,防止后院起火。

“劳邑执刲”印与“朱庐执刲”印

综上所述,与东南沿海系出同源的骆越、西瓯,在秦汉大一统的局势之下,逐渐丧失了独立生存发展的空间。如果说秦始皇时期至西汉南越王赵佗时期,南越国外部环境是连年征战,西汉社会凋敝,百废待兴;内部是南越王采取了“和辑百越”的政策,缓和区域内的民族矛盾,如此骆越、西瓯尚能实行相对的区域自治,在汉越民族间相互学习,有一定的融合。但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不允许这种局面的继续,继平定东南沿海的闽越、东瓯,将区域内的大部分人口迁往江淮地区之后,又发动了对骆越、西瓯的战争,同理战后也将区域内的大部分人口迁往汉水之滨。失去托身之所的越人也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