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林黛玉是个(林黛玉是什么人设)

导语:林黛玉其实并不是小性刻薄,是谁在塑造她小性的人设?

读《红楼梦》常有此刻板印象,林黛玉尖酸刻薄,薛宝钗和气大方,甚至有人说娶妻当娶薛宝钗,谁愿意天天哄着哭哭啼啼的林黛玉。其实这是表面的理解,深层次来看,林黛玉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娇小姐,也并不是小性子,尖酸刻薄。只是她有些恃才傲物,不随波逐流,最初和宝玉闹别扭,也只是在感情的试探期,后来我们基本看不到这种哭哭闹闹的情景了。

林黛玉为什么总和宝玉闹别扭?小情侣闹别扭是常事,算不得是小性子

在第五回的前面曹雪芹写得很清楚,一开始宝玉和黛玉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什么叫“略无参商”,就是没有一点不和谐的地方。指彼此和谐,没有矛盾。

可是宝钗来了之后呢?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宝钗更美,一方面宝钗性格好,行为豁达,小丫头子们喜欢和宝钗玩。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平衡,我想这种情况不管是谁心里都不会痛快,所以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悒郁不忿”就是心中有气,压抑著不表现出来,还有点不服气的意思。

而宝玉偏又“视姊妹兄弟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黛玉自然心里更不舒服,所以“不免一时有些求全之毁,不虞之隙”。什么叫“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呢?求全之毁原意是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这里是说有意求好,却招来毁谤,产生意外的误会。甲戌侧批:“八字定评,有趣。不独黛玉、宝玉二人,亦可为古今天下亲密人当头一喝”。可见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完全因为个人小性子,而是所有亲密人都常有的事,因为过于亲密,反而常常误会闹矛盾。甲戌眉批:“八字为二玉一生文字之纲”。作者寥寥几句就把黛玉和宝玉闹别扭、俯就、和好的日常白描了出来。只是后来详细描写的时候融入了具体产生误会的事件。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一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宝钗却是浑然不觉。那宝玉也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兄弟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些求全之毁,不虞之隙。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过来。

黛玉对下人宽和赏罚有度,唯有对周瑞家的抢白了一句,是物不平则鸣,不是小性子

黛玉对下人宽和,赏罚有度,一方面从潇湘馆的下人从未闹过大矛盾,没有丫头像司棋那么豪横,大闹小厨房,也没有丫头像莺儿那么嘴皮子厉害,说得别人不敢反驳;另一方面从几个去过潇湘馆的丫头婆子的情况,可以侧面看到黛玉对下人的赏罚有度。

比如宝玉房里的佳慧,只是个跑腿的小丫头,有一次去潇湘馆送茶叶,碰上黛玉给丫头们分钱,就给佳慧抓了两把。看着就挺豪气。

忽听窗外问道:“姐姐在屋里没有?”红玉闻听,在窗眼内望外一看,原来是本院的个小丫头名叫佳蕙的,因答说:“在家里,你进来罢。”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就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后来宝钗处的一个婆子来送燕窝,黛玉与她客气寒暄,让他吃茶,又说“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而且婆子回答说“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这个“又”字说明不止一次赏她酒钱了。看这行事,对下人多么宽和,又适时赏赐,又客气寒暄。哪里有尖酸刻薄的样子?

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说:“这比买的强。姑娘说了:姑娘先吃着,完了再送来。”黛玉道:“回去说‘费心’。”命他外头坐了吃茶。婆子笑道:“不吃茶了,我还有事呢。”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黛玉听说笑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那婆子笑道:“又破费姑娘赏酒吃。”说着,磕了一个头,外面接了钱,打伞去了。

当然,很多人都会举例说周瑞家的送宫花就被抢白了。那是因为周瑞家的处事不当,失了礼节在先。我们看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宫花时怎么说的,“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对,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罢。”交代的时候有顺序,先主家的三个姑娘,然后是林姑娘,最后是凤哥。周瑞家的却贪图顺路,没按顺序,先去巴结了凤姐。被林黛玉抢白也是不无道理的。

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黛玉是个会照顾人的,雨天的琉璃绣球灯、给宝玉戴雪帽,细致周到

第四十五回风雨夕这章,正下着雨,宝玉披着蓑衣,戴着大箬笠来看黛玉,聊了会天,黛玉看雨下的急了,夜也深了,就催促宝玉回去,细心的问有没有人跟着,婆子说打着伞点着灯笼呢,黛玉听了,立刻拿了个玻璃绣球灯给宝玉,说这个点着亮,宝玉怕摔碎了灯,黛玉就嗔怪他“剖腹藏珠”,“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满满的关心、爱护。

黛玉笑道:“等我夜里想着了,明儿早起告诉你。你听雨越发紧了,快去罢。可有人跟着没有?”有两个婆子答应:“有人,外面拿着伞点着灯笼呢。”黛玉笑道:“这个天点灯笼?”宝玉道:“不相干,是明瓦的,不怕雨。”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黛玉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头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宝玉听说,连忙接了过来,前头两个婆子打着伞提着明瓦灯,后头还有两个小丫鬟打着伞。宝玉便将这个灯递与一个小丫头捧着,宝玉扶着他的肩,一径去了。

还有一次是黛玉、宝玉去看宝钗,在那里吃了饭回去,要戴斗笠、披斗篷。小丫头不会戴,黛玉说我瞧瞧吧,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再戴,并且将绛绒簪缨扶起,戴好又端相了端相。从几个词可见黛玉心细,先“用手整理”,然后“轻轻笼住”、“掖”、“扶”、“端相”,是不是很贤妻的感觉?

没找到戴斗笠的图,倒有一个宝玉帮忙戴雪帽的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着大红猩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

是谁说黛玉小性的

第二十二回看戏一文,凤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宝钗一笑并不说,可见宝钗心里觉得黛玉小性行动爱恼;宝玉也不敢说,湘云心直口快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就跟湘云使眼色,结果湘云恼了,后来黛玉也恼了。其实黛玉未必会十分恼湘云,而且之后还携了宝玉写的证文,与湘云同看,脂砚斋也批曰:“却不与湘云分崩,有趣!”也未见她恼凤姐。可见只是宝钗、宝玉觉得黛玉小性。

湘云的表情好可爱

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听了这话忙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

后来宝钗扑蝶偶尔听见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就说看见黛玉在旁边呢,红玉听说是黛玉,就有些担心,觉得黛玉嘴刻薄,心细。其实这是她的误解,黛玉只是和宝玉好闹别扭,偶尔说话犀利,何曾告过谁的状呢?爱告密的恐怕是袭人、宝钗之流。

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王夫人自己做得太狠了,逼死了金钏儿,倒说“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这就有点过分了,她自己的错误让别人承担,而且又没问过林妹妹,怎么就说人家是个有心的呢?

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

综上所述,其实想想林黛玉并没有在其他事上小心眼、小性,更多的时候是宽和待人的,在某些不喜欢她的人眼里她就变成了刻薄、小性的人。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森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