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古文大师韩愈如何写自荐信范文(古文大师韩愈如何写自荐信作文)

导语:古文大师韩愈如何写自荐信?

一、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历朝历代,古人最好的出路莫过于出仕当官,为皇帝打工。

自隋唐开始,朝廷开设科举,通过考试录取官员,让天下的士人看到了当官的希望。

但是在唐朝,科举考试是一项新的、初创的选拔制度,并不是当时的主流入仕途径。

它虽然给人以希望,但是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并在官场上步步高升,非常难。

一是录取人数少。

唐朝科举考试分明经科和进士科,其中以进士科更为清贵,更有前途。

但是想考上进士就太难了,全国每年能考中进士的才二三十人,以至于当时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中明经已经算老了,五十岁考中进士还算年轻。

二是中了进士也不能立刻当官。

考中进士意味着有做官的资格,但是不能立即授予官职。一般需要“守选”等个三到七年左右才能分配到官职。

除非继续参加考试,考制科、博学宏词和书判拔萃,考中了立即能够授予官职。但是这三类考试难度的等级又提升了,百人当中只录取三四个人,难度可想而知。

三是当了官也很难晋升。

唐人中了进士,朝廷会给予一个县尉、主簿、参军、校书郎之类的九品小官做起,然后慢慢升迁。

能不能升上去也没有保证,关键看有没有人赏识。

这不像后来以科举为主的明清朝,中了进士之后,起步就是七品以上。

天花板和下限都很高。

运气好的能入阁拜相位极人臣,最不济到老也能混个四五品的知府、道台之类。

二、

简单介绍完了科举,下面说说韩愈。

只要上过中学的人,想必对于韩愈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出生于一个落魄的官僚地主家庭,祖辈父辈都曾在朝或者在地方为官。

但是韩愈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由兄长韩会抚养。

好景不长,在韩愈九岁的时候,兄长也因病去世,只能跟着寡嫂生活。好在韩愈的寡嫂心地非常善良,对韩愈视若己出,韩愈也视长嫂为母。

韩愈的成长过程十分艰辛,童年和少年都在颠沛和困苦中度过。

但是,艰难的生活也锻造了韩愈,自小十分懂事和上进。他刻苦读书,期待着有朝一日通过科举入仕,实现自己的报负和恢复家族的荣光。

韩愈考了四次科举,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直到第四次,二十五岁的时候,高中进士。

但是考中进士之后还不能立即做官,要等“守选”。韩愈为了早点有个工作,就去考博学宏词科,连续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备受打击。

在那个时候,有人推荐非常关键,韩愈也曾两次上书宰相自荐,但是均没有得到回音。

后韩愈得到贵人董晋的举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宣武节度使推官等职务。

贞元十七年,韩愈再次参加考试,运气不错,通过了铨选,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

任博士期间,韩愈再次上书当时的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写了一封著名的《与于襄阳书》,请求引荐。

三、

这篇自荐信不长,五百多字,但是议论清晰,行文流畅,成了古代书信的经典之作,入选《古文观止》,供后人欣赏学习。

古文大师韩愈会如何向当时的大人物推荐自己呢?我们来看看韩愈是如何写自荐信的。

首先,韩愈先发表了一番关于举荐者和被举荐者两者之间关系的议论。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士人能够享有名声,显耀当世,需要先达之士在前面举荐。士人能够垂范后世,名流青史,也需要后进之士在后面传颂。

二者之间,是相互成就、荣辱相连的关系。

没有人在前面引路,即使有才华也无法彰显,没有人在后面宣传,即使居高位也无法流传。

这二人,未尝不在互相等待,但是千百年来,能够相互成就的少之又少。

难道在上没有可攀援的人,在下没有可推举的人吗?为什么互相等待的人是那么的殷切,能够相遇的人是那么的稀有呢?

原因就在于,下面的人自负其才,不肯谄媚上面的人,上面的人自负其位,不能照顾下面的人。

所以,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往往穷困潦倒,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没有显赫的声明。

但是,这二人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没有去拜谒,不能说上面没人,没有去访求,不能说下面没人。

接着,通过议论做完铺垫之后,韩愈进入正题,他先从对方讲起。

我听说阁下报有不世之才,特立独行。为人处世踏实正道,文武大臣都能为其所用。

难道这就是我说的那种人物吗?

为什么没有听说有士人能为您所赏识,能在您门下获得礼遇的,是没有访求到这样的人才呢?还有由于您专注于建功立业、报效君主,虽然遇到了这样的人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睬?

为什么应该听到您提拔后进的事却久久没能听到呢?

说完了对方,韩愈开始说自己。

我虽然没有太大的才能,但是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低于一般人,如果您将访求贤人但是没能得到了话,古人有句话叫:请自隗始。

这里韩愈用了一个典故,意思就是说先从我开始,然后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涌来。

我现在正为每天的柴草、粮食、仆役的费用着急,这些只不过耗费您一顿早饭的费用。

如果您说,我的志向是建功立业,即使遇到了有才能的人,也没有时间搭理。那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世上那些龊龊小人,是不值得我说这样的话的,光明磊落的人,又无法听到我的这些话。

那么我的命运只能穷困一生了。

同时,我献上之前写的文章十八篇,您如果能看看,也足以知道我的志向所在。

四、

最后,贴上韩愈的原文供大家赏析: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

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

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媛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