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数学老师怎么教语文(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过程呢)

导语:看看数学老师怎样教语文:一位数学老师研究的家乡地名

地名是分布在历史长河里的时空符号,集聚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蕴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人文信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识别、命名和用于交往的文化。研究历史地名的变迁,可以透视历史发展的轨迹,让我们记得荣耀,记得悲痛,记得情感,记得认同,记得乡愁。

龙游,万年文明,千年建城,百年商帮,丰富的文化也同样印刻在村庄、街路……

我很早就开始盯着家乡的地图看,发现一些地名很有趣,比如我们龙游有七都,十都,还有五都桥,江山还有著名的廿八都景区,我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叫都?难道是原来政府所在地?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明代龙游县划分39都,175图。比如溪口就是三十一都,灵山是十二都。像七都,十都这些地方就直接用原来都的都名。

还有一个就是地名中的“里”,比如茶圩里,以前石角村叫仁政里,还有蛮王里,湖镇以前叫湖镇里,张家埠以前又叫锦衣里,毛连里,社里等原来这些地名是唐代留下了的,唐代治所都有一个里字,所以它们都是古行政区划通名采用的地名。如都、里、庄、坊,除坊之外皆分布在农村。比如龙游县城丛桂坊就是现在的河西街。

用得最多的地名是姓氏加地方特征来命名。如张家埠就是这样理解,张家很强势,所在地又是古龙游的七大埠头之一,所以就叫张家埠。还有傅家畈等

低调一点的把姓放后面,也就是地方特征加姓氏的,如官村祝,下埠叶,湖底叶,三元戴,寺底袁等等。

团结一点的把两个姓氏作为村名的,如马叶村。

还有直接用姓氏加官名的,如模环的,吴仪宾村,就是吴元士担任仪宾一职,所以就叫这个村为吴仪宾。

最多的是直接一个姓氏加一个家字,如罗家,钱家,王家,项家,童家,邵家等等。

也有一个姓氏加一个村的有,叶村,严村,黄村,方村。

徐姓是衢州第一大姓,所以和徐姓相关的地名有,下徐,后徐,本徐,上向徐,西徐,杜山徐,东徐,灵山是徐姓族人始迁地,灵山的徐偃王庙是最正宗的庙。灵山原来叫徐山,泽随也是徐姓迁到龙游北乡,取名泽随,意思就是恩泽随迁之意。

一些地名与寺庙等有关,如灵山寺下就是在延和寺下,取名寺下,寺后是因为福安寺的所在地。庙下是因为有川山庙的缘故。

家乡地名有

岭、岗、凹、坑、川、丘、坡、墩、垄、坞、岙、坂、畈、埂、坳、尖、顶、峰、港、滩、潭、塘、池等组词约占地名很大的比列,主要集中在农村聚落地名中。如长田畈,青塘坞,傅家畈等等。

有些地名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下面讲几个地名的来历。如大街,真的有大街吗?还真有。因乡政府驻地大街以溪名;溪以湍流急,落差大,成冲激状谓潼,故名潼溪;太平天国前贸易繁盛,商品布列,里人称“潼溪源大街”,后简称大街,而得名。

如沐尘乡因乡政府驻地沐尘四周林木茂盛,环堵如城,故称木城;后以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可沐除尘滤,雅称沐尘,而得名。

湖镇:镇东北有白革湖,东南有上、中、下三湖,西南有塘头湖,镇在诸湖之间,故名。俗称湖头街。唐名湖镇里,宋名白革湖镇,明称湖头镇,清以后称湖镇。

沐尘畲族乡马戍口村位于衢州、金华、丽水三市交界处,属我县乃至衢州市最南端的一个村,有“衢州南大门”之称。据当地人说,明太祖朱元璋曾驻兵于此,而村庄南北两端恰是山口,“马戍口”村名因此而来。

罗家乡在解放前被称为“状元乡”。据说,芰塘金旧称九状元故里。

浦山原名大合,清左宗棠部曾在此地安营扎寨,与踞守龙游城的太平军对峙,战后这里一片荒芜。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福建福安县畲族雷姓五兄弟徙此垦荒定居。以后又有畲民陆续迁入,形成一个自然村,以雷、蓝、钟三姓为多。因畲民以茅草搭铺而居,当地人称之为浦山。

茶圩初名盐仓,因盐商储盐仓库所在得名。后因茶叶在此集散,清咸丰元年(1851)改称茶圩。

溪口,因灵溪(今名灵山江)、柘溪(今名庙下溪)在此会合,故名双溪,又名双溪口,后简称溪口。

湖镇镇马报桥村,因桥而得名。46省道有座横跨罗家溪的桥,称为马报桥。那是纪念徐弘,徐弘外地为官官至扶风,得知境内盗贼猖獗,黎民百姓处水深火热之中。亲自带兵前往征讨贼寇。在一次激战中,不幸中毒箭而亡。徐弘战死后,跟随他征战多年的战马,立即撒开四蹄,飞驰而归,经七日七夜,终于抵达家乡,立于罗家溪畔,长啸三声而倒地自毙。乡人中有人认得这是徐弘坐骑,便飞报徐府。家人只见坐骑而不见徐弘,知道凶多吉少。翌日,厚葬此马。几天后,果然传来噩耗,证实徐弘已为国捐躯。家乡人士筹资,在徐府南边山上建一座祠庙祭祀他。因其在扶风殉职,于是将殿称为“扶风殿”。人们又在战马长啸的地方,搭建了一座桥,取名为马报桥。后面部分希望同学们补充。

作者劳宏明,龙二高数学老师,他结合特有的理科逻辑思路解读家乡龙游的地名,很有意思。

本文内容由小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