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为什么春晚这么无聊(为什么春晚越来越少人看)

导语:为什么春晚越来越“无聊”:不是春晚不好看了,而是时代更精彩了

近年来,网友抱怨春晚“无聊”的话题屡见不鲜。笔者以为,此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此背后反映出的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些新特征、新形势。毋庸置疑,这些对春晚的“抱怨”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当代文化发展去中心化与春晚的文化中心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当代信息技术发达,降低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成本与门槛,这使得群众更加容易参与文化的生产创造与传播,导致文化生产权力下沉。在此条件下,群众从原来被动接受文化的客体成为主动参与的主体,文化产业的团体、企业也成为文化生产重要的活跃的主体。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也从原来的由文化精英决定的导向,转身于由大众兴趣决定的导向。群众借助互联网载体通过共同兴趣与互认,建立了许多“亚文化”的文化圈,丰富了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使得各群体的文化圈发散式的铺展与外移,降低了文化的集中性,使文化发展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而春晚本身即反映时代潮流,是代表主流价值、主流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文化中心主义色彩。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不能被春晚所代表的“主流文化”所满足,直观体现出来,就是“春晚越来越‘无聊’”的抱怨之语。可以说,这一矛盾是导致春晚被抱怨“无聊”的主要原因。

其二,是方式的丰富创新与内容的相对单一守成之间的矛盾。我们看到,近年来的春晚一方面引进以全息技术为代表的许多新科学技术和以脱口秀为代表的许多新表演形式;另一方面因为文化本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天然限制,文化内容内涵却没能进行相应速度的更新;这样就导致了在一些节目中出现方式的相对过剩与内容的相对不足。例如一些歌舞节目,属于表演本身的歌与舞并不多,反倒是作为背景的光电弄了一大堆,有喧宾夺主之嫌,而且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再如去年“尬到不行”的音乐脱口秀与今年不尽人意的一分钟脱口秀,都是移植了脱口秀的表演形式却没有脱口秀文化的灵魂,导致原本近年来脍炙人口的脱口秀表演在春晚舞台上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新引入的方式由于没有匹配到合适的文化内容,要么喧宾夺主地挤兑了其匹配的文化内容,要么显得苍白而空洞让人觉得索然无味。

现在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名片是展示给外人看的,需要一张文化名片来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行展示的是外人。而国内大部分的群众因为中华文化的滋养,却更需要一种“阖家欢乐”式的晚会,需要它提供放松、欢乐,而不是空有高雅之名的熏陶。如果节目的文化如阳春白雪一样让大部分人看不懂、看得累,那么它恐怕不是为满足群众而生的节目。春晚,需要多一些地气、烟火气。

那么,该如何改善呢?一是要扩展春晚的文化内容,关注多元文化,不仅要“画出最大同心圆”界定主流文化,还要在这个“最大同心圆”上二级延伸,打造“主流文化”与各种“亚文化”交界区的融合文化,在立足“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各种“亚文化”。例如前年春晚设置虚拟歌手洛天依的节目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亚文化”多种多样,如何最大限度地覆盖群众兴趣面,还是一个有待探究的命题,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照顾日益兴起的亚文化,是春晚在当下及之后一段时间内发展创新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二是要立足于群众,走文化上的群众路线。舍本逐末地追求“高雅”,则会与广大群众的需求脱节。必须细究群众的文化需求,把握群众的普遍审美标准,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基础上显现高尚的美,这一点,近年春晚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以《只此青绿》为代表的一众节目,抓住了人们的审美点,给不同文化水平的群众带来了审美愉悦,即使“没有看懂,也觉得美”,这就是雅俗共赏的表现。三是要立足于春节语境,不仅要在现场布置和主持词中紧扣春节主题,更要考虑群众对春节的期待和美好祝福,针对性地设计晚会节目的心理效应,以达到“共情”的效果,使晚会春节特色更浓郁。四是要对春晚运营模式适当改革,使之符合当下文化去中心化发展的现实情况,以激发文化生产力,调动文化生产主体的积极性。

过去十年,是我国社会转型调整、日新月异的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生产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发展,文化生产力也随着文化生产主体的扩大而得到极大的解放。在此情景下,调整文化生产方式、改革文化生产,是以春晚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产业无可回避的必答题。近年来群众不断的“春晚越来越‘无聊’”的抱怨,正是对传统的文化产业改革的催促。唯有改革才能使传统的文化产业找到符合当下文化生产需要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以在新时代中勇立潮头,乘着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长风,破万里之浪。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曲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