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清朝选秀女是什么意思(清朝选秀女要经过几关)

导语:清王朝选秀女等于是评美吗?不,也许是袅袅青烟,孤独一生

你也许耳闻过明代正德年间的“赛足会、莲足会”等选美,可知满清入关后的旗人选秀?在满清入关以前清王朝是没有选秀一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婚姻基本上都是政治联姻,因为是少数民族的关系,他们所定制的后宫制度与历代王朝都不同,在选秀这块,也不是全国选秀,而是仅从旗人女子中选取。

顺治十年十月,顺治帝以谕旨的形式宣告天下举行选秀活动,而谕旨的背后,相辅相成的是一套清王朝严格繁琐的选秀制度,这套制度第一道关卡就是旗人,他将满洲官员和外藩王公大臣家的女子纳入了选后范围,虽然范围不若后世之大,但初步确定了该选秀制度。

而这些旗人女子需要经过一道又一道步骤,方才能走进高高围墙里的深宫别院;她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幸运者可能步步高升当皇后,但更多的是终身不复见家人,耗尽青春年华也无人怜惜。

顺治年间,选秀制度的初定

选秀制度在顺治年间,由顺治帝初定,历经康熙、乾隆、嘉庆等朝的多次修订,逐渐成为定式;清代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此制度里挑选出来的。

满族人是旗人,而旗人不一定是满族人,其中还包括蒙古人、汉人,旗人分为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内务府包衣三旗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却有所不同。

八旗选秀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用充实后宫,备皇后妃嫔之选,亦或者赐皇子皇孙以及近支宗室,而包衣三旗秀女就不一样,是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虽其中有一些人可能会被皇帝看上,最终升为妃嫔,但绝大多数只是承担后宫杂役。

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选秀就不再称为秀女,而是“使女”,因此,一般意义上的秀女实际上指的是八旗秀女。

满清规定,凡是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13岁~17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17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康熙年间增加了一条新规定,后族近支或母族系宗室觉罗之女,可免选秀女;乾隆八年,选秀再次修订,乾隆帝下了一道谕旨,为了避免往返跋涉之苦,任职外地的旗人文官同知以下、五官游击以下之女,可以不参选。

嘉庆五年,嘉庆因后宫充实,继出一修订,凡后宫嫔以上后妃的亲姊妹可以免选,然而,七年后,嘉庆又改了主意,凡皇后、妃、嫔的亲姊妹以及亲弟兄、亲姊妹之女仍需要参选,不过另作一列,不与其她秀女等同,相当于高贵一些。

在嘉庆之前,即便公主下嫁后生的女儿也要备选,毕竟,血统高贵还优良,后嘉庆甚觉不合人伦之理,便下令免去了这条规定。

清王朝选秀女等于是评美吗?不,也许是袅袅青烟,孤独一生

一听到选秀女,许多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群花枝招展的美丽少女供皇帝挑选的场景,实际上,美貌在清王朝从来不是挑选秀女的首要标准,首要标准是“旗女子”。

顺治帝后,旗女子必须全部参加选秀;选秀,看似飞黄腾达与贵于常人,可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实际别貌只有深宫之人才懂,在选秀期间,有些人看透了本质,想逃避,只会让自己自讨苦吃,当然,这是说旗女子,而那些想变凤凰的非旗女子想要参选却难如登天。

所以,熟好熟坏,在于想入想出之间,旗女子想出,非旗女子却绞尽脑汁想入;在清朝时期,首要标准合格后,其实很多秀女并非很美,反而胖瘦各异、美丑不一,毕竟,不似全国选美,而是在旗选秀。

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穿旗装,严禁“时俗服装”,所谓时俗服装指的是汉族女子的装扮,清宫选秀女的标准是品德、门第,以血统纯洁为首要标准,其次本人要长得端庄、品德淑贤,过于漂亮的“狐媚相”是不可能入选的,因为怕给皇帝增添不良风气,即便是旗女子。

其实,所谓的品行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出,反而在门第上看得更重,众所周知,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又高又瘦,相貌丑陋,只不过她是慈禧皇太后的侄女,便当上了皇后。

从顺治帝至光绪帝九朝,共选秀女80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这些人中,命运各不相同,有些被指给了皇子皇孙当福晋,这些算好的,而有些如果被入选进宫当嫔妃,命运则是不可预测,前者因为是皇帝指下来的,总有些地位,后者,兴许连封号都没。

自康熙帝后,后宫设立八个等级:

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两名,妃四名,嫔六名,等级比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名额不加限制,也就是说,多数人可能都是在“答应”之内,可想而知,最终多少人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有些有幸被皇帝恩泽几次,但很快就被遗忘,有些甚至终生都没见过皇帝。

当康熙、乾隆等长寿皇帝驾崩时,多数妃嫔正青春年少,更不必说一些短命皇帝,例如顺治帝活了24岁,同治帝只活了19岁,他们死时,这些后妃顶多是20岁,有的可能堪堪入宫,才十几岁,而这些女子才最为可怜。

因为皇帝一死,她们没有育过子嗣的后妃们便要搬出原来居住的东西十二宫,住进专为皇帝遗孀安排的院落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紫禁城“寡妇院”,此后,她们只能在高高的宫墙里,伴随着佛堂袅袅青烟,寂寞孤独的结束下半生。

文献参考《清朝的皇帝》《清实录》《清史稿》

文/探索历史奇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