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这个名称怎么来的(这名字怎么来的)

导语:“中国”这个名称是如何来的?

㈠“中国”内涵的流变

1.“中国”的初义

中国之“中” ,甲骨文 ,形如“有旒之旆”,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

中国之“國”,《说文》:“邑,國也。从囗。”原指城邑,引申为被执戈捍卫的天子都城,以及诸侯辖区、城中、郊内等义。

“中国”初义:“中央之城” ,即周天子所居之都城。

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等。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与“四夷”(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对称的诸夏义的“中国”。

2.“中国”一词的文化含义:“中国”与“夷狄”的关系

“中国”一词还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生出文化中心含义。

“中国者,盖聪明徇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3.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自国为“中国” ,将日本、高丽、安南、缅甸等邻邦列名“外夷”。

4.“中国”国体概念的出现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

北宋·石介《中国论》 :“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

真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概念,是在与近代欧洲国家建立条约关系时正式出现的。

1689年清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康熙朝敕修《平定罗刹方略界碑文》;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伊里布《致英帅书》。

v 梁启超1901《中国史叙论》“中国史之命名”: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之名也。以夏、汉、唐等名吾史,则戾尊重国民之宗旨。以震旦、支那等名吾史,则失名从主人之公理。曰中国,曰中华,又未免自尊自大,贻讥旁观。虽然,以一姓之朝代而污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於三者俱失之中,万无得已,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稍骄泰,然民族之各自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