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复姓的来源是什么(复姓的现状)

导语:文化过年——中国复姓演化始末,为何现在复姓相对少见?

夏侯、皇甫、独孤、慕容、纳兰、诸葛、司马、欧阳、上官......网友评价,复姓真的很“古风”,“怎么取名都好听”。这些复姓由于其独特性,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其中有:

①因官职而来的司马、司徒、司寇、太史

②因功获封邑而来令狐、段干、梁丘、上官、羊舌

③因居住地而来的东郭、左丘、闾丘

④因爵位名称而来的公孙、仲孙

⑤以原国名为姓的钟离

⑥因少数民族融合而来的尉迟、慕容、拓跋、长孙

可现在现实生活中遇见复姓朋友的机会真的不多,这又是为何呢?

一、复姓在历史上的三次简化和消亡

(一)南北朝的北魏皇帝拓跋宏崇尚汉制,并推行汉化改革。在他的坚持下鲜卑复姓大多改为单音汉姓。拓跋改姓元,独孤改姓刘、尉迟改为尉(当然现在尉迟姓和尉姓并存)等等等等。这期间,大量少数民族的复姓改为单姓。

(二)大明王朝,尤其是朱元璋洪武朝的汉制回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实行了一系列汉制回溯的措施,先是在大明王朝禁止国民穿戴其他民族服饰、弘扬唐宋时期的文化,再是命令外族人学习汉语,用汉语交流,国家治理上仅保留了少量的元朝官制。这一时期,不仅少数民族的很多复姓被改为单姓,就连中华传统的司马、司徒、司寇等复姓也被误伤、要求改姓,司马氏这期间就被改为姓司,或是姓马。

(三)清末民国之间的文化变革,随着民主共和的到来,清廷再也压制不住新文化的变革。就连很多清朝贵族也都被迫改了姓氏,爱新觉罗氏改姓金、佟佳氏改为佟、董 、瓜尔佳氏改为关、白。此时,更多的复姓也都进行了简化,比如欧阳简化为姓“欧”或“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

除此之外,复姓的消减还有很多原因

一是躲灾避祸,古代的连坐制度其实很可怕,动辄灭九族。一夜之间,一个繁荣姓氏、一个大家族就能瞬间被历史抹去。古代的复姓尤其显眼,自然会改姓避祸。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

二是宗族意识的削弱和姓氏名的简化,古人姓、氏、名都是分开的,尤其是春秋时代更为明显。比如将相和的老将廉颇,他是嬴姓,廉氏,名字是颇,字是洪野。到了汉末三国,虽然有所简化,但对方一方尊称自己的字,名字是长辈喊的。比如曹操一般叫曹孟德,直呼曹操的一般脑袋都搬了家。到了唐宋时期,姓氏意识进一步简化,李白叫得比李太白可是要多,甚至开始名和字混淆混用。明清时期,姓氏名的传统和宗族意识的进一步消减,即便没有拓跋宏、朱元璋时期的姓氏简化,复姓的简化也越来越成为必然。

三是现在单姓做为大多数人姓氏的前提下,成为复姓的渠道、获封邑或是做官得姓没有多大意义。新时代土地是大家的,做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并没有封建时期的那种特殊权力和意义。

据了解,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0多个,这其中有您的姓氏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舻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