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春秋五霸的评定依据是什么其实前后五霸是什么(春秋五霸按先后顺序)

导语:春秋五霸的评定依据是什么?其实,前后五霸的评定标准,存在矛盾

在春秋时代,有“春秋五霸”的说法。意思是春秋时代的五个霸主。关于春秋五霸的版本可谓十分繁多,数不胜数,而这些版本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前五霸和后五霸两种。

所谓前五霸,指的是:齐国的齐桓公、宋国的宋襄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和楚国的楚庄王。

而后五霸的版本,不存在宋襄公和秦穆公,而是有了吴国的阖闾和越国的勾践。

其实个人觉得,前后五霸的评定标准,主体上是存在矛盾的。当然,这是个人看法,欢迎诸位读者看官拍砖。

1、五霸标准:主持诸侯会盟

霸主,其实是东周时期,天子已经无法统帅诸侯,但是,诸侯又需要形成合力,对付北方的蛮夷,同时维持诸侯国之间的秩序,于是才需要霸主的出现和存在。

而前五霸中的宋襄公在位期间,宋的实力其实远不如齐桓公时代的齐国,甚至宋襄公的个人能力也不能和齐桓公相提并论。而宋襄公之所以被视为霸主,是因为在当时,不存在霸主的状态下,宋襄公主持了霸主才能发起主持的诸侯会盟,所以被视为霸主。

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秦穆公无疑是不合格的。因为秦穆公之所以被视为霸主,是因为秦穆公称霸西戎,而且其霸权得到了周天子的肯定。因此才被视为前五霸中的一个。

此外,霸主的产生,是基于“尊王攘夷”的大背景:即当时周天子实力不济,诸侯中实力最强的来尊重天子,主持大局。但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楚庄王也是不合格的。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楚国虽然在起初也被周朝册封为诸侯,但是,楚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和西周朝廷兵戎相见,甚至楚国的君主早早就用了天子才有的“王”的尊号。当然,春秋时代的诸侯,也有讥笑楚王的“王”,是“假王”。而楚王自立为王,就说明自己和周天子分庭抗礼,而不属于周的诸侯范围。

所以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按照尊王(周天子)攘夷的逻辑来看,是不成立的。事实上,楚王在称王的时候,也告诉中原诸侯:我就是蛮夷了,所以不认周天子,自己当王。

同样,吴王和越王这样的尊号,也不符合春秋时代,周朝诸侯的规矩。

2、五霸标准:实力说明一切

当然,也有人认为,评价霸主可以根据其客观实力是否吊打四方,来判断是否具备霸主资格。毕竟,一切得靠实力说话。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后五霸无疑是具备说服力的:毕竟,不论是楚庄王还是越王勾践,都具备很强大的实力,也曾参与过中原诸侯的争霸战争。而宋襄公毕竟实力不足,秦穆公的势力则局限于西戎地区,因此按照这个标准的话,不被视为霸主也是合理的。

不过,如果按照秦穆公称霸西戎的标准不足以入围春秋五霸来看,吴王阖闾无疑也是不够格的。和越王勾践曾经称霸中原不同,吴王阖闾并没有称霸中原,他只是称霸东南地区,本质上和秦穆公称霸西戎是一样的。如果秦穆公不能算入春秋五霸,那么,吴王阖闾也是不够格的。

因此,即便是按照实力标准来计算,春秋五霸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故而,综合以上内容,个人觉得,春秋五霸,其实是一个泛指,而非具体的数字。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