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杜甫伟大的诗人读后感(杜甫伟大的诗人观后感)

导语:读《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有感

居住在校园,倒是有了安心读书的时间。历时十天,终于把《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本书读完。书中选取了杜甫的374首诗歌,难以一次性深入研究,但还是有些心得,有些是重新认识,有些是对过往学习印象的加深。

1、杜甫被称为史诗,以往只是以为他关心民间疾苦,这次阅读发现,安史之乱以后,杜甫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足迹遍及陕西、四川、重庆、湖南等地,诗歌内容从国家大事到百姓生活,的确是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佐证。

2、安史之乱,对唐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仅是战火对政权、经济的摧毁,对百姓生活的摧残。它也开了一个及其恶劣的先例,其后,地方军阀为追求自身利益,反叛事件频频发生,中央政府由于羸弱不堪,大多只能采取怀柔的政策息事宁人。所以杜甫避祸四川以后,直至他到达湖南,又经历了几次大大小小的叛乱事件,所以迁徙、避难就不可避免。唐代中期以后,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对政治产生了颠覆性地影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唐代的终结。其源头,就在于初期节度使权力的逐步扩大,包括独立开府、招募幕僚的权力,除军事外,兼领民事的权力,以及收税的权力等等,导致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安史之乱爆发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越来越不受控制,吐蕃多次袭扰边境,开疆扩土,甚至攻入长安,或者逼近京畿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及后期宦官专权、党争不断,也是导致唐朝无力回天的原因。

3、门阀世族在武周后被沉重打击,但并没有完全消亡,影响力依然存在。我们的诗人本身就出身豪门,这也使保证了其有青年时期游历的资本。另外其母崔氏,也是世家大族,本人亲戚遍布全国,另外诗人的能力和名望,使其在很多时候获得了政治和经济上的资助。

4、杜甫很想直接效力于朝廷,也是一个非常负责人的谏官。当他在做左拾遗时,一直把为朝廷、皇帝进言作为自己的本分,尽管这很不招人喜欢,也因此丢掉了官职。他也短暂进入过节度使或者地方官员的幕府,但那都不是他的心愿。作为一个正义感爆棚又对家庭富有责任的人,注定要过得很辛苦。他重情义、爱妻儿,思社稷,这也是他总是忧心忡忡创作的源泉。

本文内容由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