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何为岩韵(如何理解岩韵)

导语:所谓韵是何物何感?(一)岩韵

你真的了解岩韵吗?


你来过这武夷第一山吗?

从小到大喝了不少岩茶,从潮汕本地喝到来福建读茶学专业,也从当地茶叶店喝到中茶、武夷星再到武夷山当地的茶厂,对岩韵的理解也在一步步深入。

岩韵实际上也是一个带有文化性质的概念,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也不是商家等在提的岩韵概念,而是岩韵的品质因素概念。

我对岩韵的定义其实更多的是从地域香的方面去理解,在前段时间品饮了华安铁观音制成的闽北乌龙后,更加认定了这一点。

岩韵一般是从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出发,茶的内含物质对人的感官的特殊刺激,以下也从这两个方面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谈论这些相关内容的前提是,这些茶产品是没有明显的工艺缺陷,即不具有异杂物,异杂味的。

品种、产地、工艺,细分下来又可有千万种岩茶

香气方面,具有岩韵的岩茶对我的特殊感官体验来自于其香气的浓郁、饱满、幽长,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它不像我喝过的非武夷山的茶那样,香气表现是趋于单薄低沉的。香高是工艺中比较好呈现的,不单轻发酵,高火功往往也能带来所谓很高的“炭火香”。

但香的浓郁幽长想要呈现,就需要制茶人对茶青状态以及工艺的充分把握,这也同理于滋味上。

高火焦火岩茶的火攻香虽高,但并非岩韵

在这两个因素里,以茶青为基础,以工艺为提升展现途径。茶青就相当于给成品茶的品质划定了范围,工艺再好,也只能接近这个范围的界限。

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给茶青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丰富了茶青的内含物质,相当于给成品茶的品质扩宽了提升范围。

而茶青具备的多种矿物质成分也通过工艺的成功塑造,最终造就了成品茶香气的饱满丰富,也给滋味上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说是理论上的话,通过工艺的塑造,成品茶的品质是可以无限接近茶青提供的范围界限的,但加工过程往往会受到制茶师傅个人对茶青品质的理解以及天气、制茶器具等的影响,最终造成成茶品质往往不太如意。

即便用的是武夷山景区内的茶青,工艺上出现问题还是会导致成茶品质表现差

回到滋味上,岩韵的表现也同样注重在滋味的浓厚饱满上,因其本身内含物质相较其他产地要丰富,故而口感上的刺激也要相对更加丰富及强烈。

这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非武夷山高火茶是有很大区别的。尽管其香气上火味重,香高而刺,但是其香气往往不是浓郁幽长,具有品种特色的。

而其滋味尽管因火高而浓厚,刺激性很强,但其感官感受是不丰富,不饱满的,往往只有单调的强烈刺激感而无浓厚的茶味。

在和武夷山的茶人茶商们喝茶的时候,也经常会提到,有岩韵的茶,品饮时其滋味的浓厚饱满感就像滋味物质充满了口腔,直击两颊,也就是所谓的齿颊留香。

焙火较轻,但也能做到齿颊留香,香气在口中回转久久不去

之前也有喝过一款马头岩的岩茶,虽然那泡茶在工艺上有一定的缺陷,但品饮起来的话,也能感受到其内含物质丰富而带来的香气浓郁幽长与滋味饱满感。

同时尽管不同品种会有不同的香气滋味表现,但基本的特点也是相同的。也有查到文献说岩韵是需要体现品种香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提供的丰富营养更有利于品种特征的表现。

不过就品种这一点来说,除非工艺能够很好把握好香气和滋味这架天平,否则工艺上的一点调整,就能使得品种香的表现较不明显。

使用多品种拼配的商品大红袍尽管具有地域香,但由于多品种拼配导致的单品种特征不明显,就认为其没有岩韵吗?这点大概还需要深究一下。

拼配的大红袍难道就没有岩韵了吗?

总的来说,对我个人而言,岩韵的定义是一种地域香,表现主要在于香气的浓郁、饱满、幽长,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滋味上的浓厚饱满上。

同时,这种地域香的表现,也需要较正常正确的工艺支持,工艺缺陷过于明显,其岩韵表现也会大打折扣。

本篇仅从个人的经验知识出发,给大家简单阐述一下我个人对“岩韵”特点的感受,如大家对“岩韵”品质风味特点有其他个人的理解,欢迎到评论区一同讨论~

你认为的岩韵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到评论区讨论[呲牙]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楠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