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天坛为什么盖的有点歪(天坛谁盖的)

导语:天坛为何盖的有点歪——天坛里的12大秘密,你听说过几个?

1 天坛为何盖的有点歪?

天坛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们知道天坛里面还藏着不少很神奇的秘密吗?

北京城最重要的几大建筑几乎都压在了中轴线上。但是天坛的位置在中轴线往东一点。作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场所,天坛这么重要的建筑,为什么偏偏选在了南边,不建在中轴线上呢?

这其中的根源在于天上的太阳。按照《易经》,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是至阳之位,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方位,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了。

2 祈年殿为何一圈都是门?

祈年殿算是天坛里的一个360°无死角建筑,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都一样,一圈都是门,打开后四边都有穿堂风。可是,它为什么会被建成这样呢?《明会典》记载大祀殿(祈年殿初名)在天坛建成之初是一座矩形建筑。为什么现在看到的是三重圆形尖顶建筑呢?

其实,由于明武宗死后无嗣,作为武宗堂弟的朱厚熜(嘉靖皇帝)就被张太后(明武宗之母)提成皇帝,也就是说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朱厚熜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是天意如此,便号召群臣翻阅古籍寻找证据。天坛在永乐皇帝建造之初叫天地坛,于是他便在北京城的北边、东边和西边分别盖了地坛、日坛和月坛,以分担天坛祭祀的压力。

同时他还按照“天圆地方”的说法,把天坛的主要建筑都建成了圆形,矩形的大祀殿被改建成了圆形的大享殿。最后将大享殿建造成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一圈儿开门、四面通风的三重圆顶建筑。

3 祈年殿为何是三檐攒尖式?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分为两类:正式和杂式。正式主要包括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和卷棚式,等级依次降低。重檐的建筑等级要高于单檐。而杂式则主要包括攒尖式、盝(lù)式和十字脊式,它们都没有等级之分,比较少见。

皇帝来天坛祭祀是来“敬天礼神”的,虽说能够让孔夫子跟他平起平坐(故宫太和殿和孔庙大成殿都是重檐庑殿式,等级一样高),但是“天子”在面对天上神灵时,还是要以天为敬的,这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等级要比皇帝更高一筹。所以祈年殿用的是三重屋檐,比太和殿还多一重。

但是,祈年殿用三檐圆形攒尖式,巧妙地规避了建筑等级问题。既表达了对上天的敬意,体现了天人合一,又因为攒尖式没有等级,所以在人间的建筑等级还是太和殿最高。

4 圜丘为何是秃顶?

圜丘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据史料记载,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举行,开始祭祀时间为“日出前七刻”,也就是天还没亮的时候。

原来,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这些祭祀活动,都是要在祈年殿里举行的。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坛、日坛、月坛和圜丘坛之后,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必须是屋下祭。

而圜丘坛却成了祭天的场所,是大报天的地方,必须在坛上祭。但是,嘉靖皇帝为了更加贴近诸天神祇,便没有建造屋顶。而他之后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连清朝的各个皇帝也沿袭了这个规矩,把祭天的仪式安排在了圜丘坛上。

5 皇帝祭天时为何住在西厢房?

天坛里的斋宫是历位皇帝来天坛祭天时的住所。永乐皇帝建造天坛之时,天坛还算在城外,所以为了保护好皇帝,便在斋宫的外面特意修了一条御河。因此斋宫有个外号叫“小紫禁城”。

斋宫在天坛的西部,这座相当气派的建筑在天坛的方位格局简直不能再惨了,位置偏僻不说,还是个坐东朝西的西厢房。

其实原因很简单,天坛是祭天的场所,皇帝要对老天爷称臣,自称天子。老天爷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东了。

天坛是个讲礼的地方,按照从老天爷开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坛的地位确实不算太高。紫禁城里的琉璃瓦是金黄色的,而斋宫虽然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却是一水儿的青绿色。面对高高在上的老天爷,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个住房待遇了。

6 天坛为何只设钟楼不设鼓楼?

去过天坛的人大都不知道天坛里竟然还有钟楼。其实,这座钟楼就在“小紫禁城”斋宫的东北角。由于它的位置比较偏僻,在天坛公园的最西侧,再加上它不包括在天坛联票所含的景点之内,需要另外单独购票,所以绝大多数在逛天坛的时候都会将它忽略。

鼓楼和钟楼往往同时出现,而天坛里只有钟楼没有鼓楼。其实从一开始,天坛里就只有钟楼没有鼓楼。有一句成语叫“晨钟暮鼓”,而作为皇家祭祀建筑的天坛,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则是有着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寓意皇帝永生之意。

除此之外,在祭祀礼仪中,钟声比鼓声传得更远,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听到,有着“击钟聚众”之用,所以钟比鼓在祭祀时地位更加重要。其实,除了天坛之外,北京的地坛和历代帝王庙也都是只设钟楼,而不设鼓楼。

7 七星石为何是八块石头?

七星石在天坛七十二长廊东南的场地中,是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的七块巨石。但是在七星石的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七星石实际上是由八块石头组成的。

有一种说法是:七星石原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置的七块镇石,寓意泰山七峰。满清入主中原之后,为了表明满族也是华夏民族的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小石,寓意华夏一家、江山一统。

第二种说法是七星石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古人不把北斗七星当作勺子,而是把它当作玉皇大帝巡游四方所坐的“地车”天坛作为祭天之地,玉皇大帝的地车当然也在祭祀之列,七星石摆成北斗七星状就解释得通了。

而第八块小石头在七星石中的方位,刚好对应着天上开阳星的辅星(我国古人看它距离开阳星不远,于是便把它叫做“辅”),这说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非常准确,这样一颗比较暗的辅星,都没有被落下。所以很有可能,古人一开始设置七星石的时候就是搁的八块。

8 丹陛桥上的路怎么走?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是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连接祈年殿和皇穹宇的南北大道。这条路并非皇帝祭天时所走之路,而是只有宦官才能走的路。

其实丹陛桥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约3米,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象征着皇帝的步步高升,所以丹陛桥其实是一条“升天之路”。

而桥面正中央的那条石板路就是所谓的“神道”,而右侧为“御道”,左侧为“王道”。祭天之时,王公大臣走王道,皇帝走御道,而宦官则走神道。之所以宦官走神道,是因为宦官的手中捧着皇天上帝的灵位,代表的是“神”,所以必须走中央,而皇帝只能屈尊走“以右为尊”的御道。

皇帝在登上丹陛桥之前还必须先在桥东的具服台漱洗更衣,甚至明朝皇帝到此还要脱掉鞋子,以表示不将丝毫微尘带到神坛之上。

9 天坛祭祀的是什么神?

天坛其实是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坛的总称。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的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等,而祈谷坛内的主要建筑则是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圜丘坛和祈谷坛供奉和祭祀的神祇也不一样。

圜丘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穹宇,内供奉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另外东配殿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之神、木火土金水之神、二十八宿之神、周天星辰之神,西配殿供奉夜明之神(月亮)、云师之神、雨师之神、雷师之神、风伯之神。祈谷坛内供奉神祇之地在皇乾殿,同样主要供奉的是儒教至高神皇天上帝(昊天上帝)和皇帝的列祖列宗。

10 天坛哪里体现了“天”的内涵?

天坛的特殊性体现在一个“天”字上,所以天坛中的建筑在细节上处处为这个至高无上的“天”服务。

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圜丘,它无论在尺度上还是在构件的数量上,都集中并反复使用了“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那么,为什么是“九”而不是其他数字呢?因为我国古人认为“九”为数之极,是最尊贵的象征。

圜丘坛与“九”的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它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被称作“天心石”。从中心面向外, 3 层台面每层都铺有 9 环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从第 1 环的 9 块到第 9 环的 81 块,中层从第 10 环的 90 块到第 18 环的 162 块,下层从第 19 环的 171 块到第 27 环的 243 块。3 层总计 378 个 9 ,共 3402 块,象征“九重天”。

11 天坛体现了古人的哪些天文观? ​

天坛的围墙俗称天地墙,北边为圆形,象征地象,南边为方形,象征天象,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天文观。

祈年殿的殿正中有 4 根通天柱,象征着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有 12 根金柱,象征着一年的12 个月。外层有 12 根檐柱,象征着一天的 12 个时辰。中、外层相加共 24 根柱,象征着一年的 24 个节气。三层相加共 28 根柱,象征着周天二十八星宿。

除此之外,顶部还有 8 根童子柱。三层加顶部共计 36 根柱,象征着三十六天罡星。而祈年殿东边的七十二连房则象征着七十二地煞星。

圜丘四面石栏上雕刻花纹的石板数,第一层每面栏板 45 块,四面共 180 块,由 20 个 9 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 27 块,四面共 108 块,由 12 个 9 组成。第 3 层每面栏板 18 块,四面共 72 块,由 8 个 9 组成。三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 360 块,正合历法中“一周天”的 360 度 ,也就是一年中的 360 天。

12 天坛内适合散步的五条小路

天坛内有很多非常适合散步的小路,这里小编只给大家推荐其中五条。

银杏路:在皇乾殿和北天门之间,两排总共23棵,不管是夏天还是秋天都非常漂亮。

古柏路:在丹陛桥西侧,26棵古柏排成一列,路边有可供休息的座椅,旁边是古柏林,不管是散步还是休息都非常惬意。

丁香路:在月季园与古柏林之间,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从,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非常少见。丁香路就在这片丁香林中间。

国槐路:在天坛西天门至古柏路之间,两排高大的国槐在半空交接,下面一片荫凉,坐在路边的座椅上,看着满眼碧绿,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内坛环路:沿着祈谷坛的围墙,有一圈小路,这就是内坛环路了,沿途红墙绿瓦、青松古柏。逛完祈谷坛之后,避开人潮,来这里走一走,也挺不错的。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