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孟子为何好辩(孟子为什么好辩)

导语:孟子为何好辩?

《孟子·滕文公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公都子问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为什么说自己"好辩"是"不得已"?让孟子"不得已"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孟子的"不得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现分述如下:

1、 禀性使然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的生平事迹,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这篇列传是孟子、荀子的合传,中间还包括邹衍、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等一众战国学术家。关于孟子的生平及著作讲述的不多,其原因主要如司马迁所说是因为"世多有其书,故不论其传云。"《孟子》一书世多所传,故而不必详论。不过,司马迁还是讲清楚了孟子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著作。关于孟子的学术渊源,司马迁认为其受业于子思门人,而朱熹《孟子章句序》则认为其学出于子思:"孔子之理,大而能博学。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不论其学是出于子思还是出于子思门人,他都是孔门嫡传后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儒家一众后学当中孟子最深得孔子堂奥,能够继往圣,续绝学。孔子死后,儒学分而为八,朱熹于众儒之中特推孟子,以为可以轨迹孔子。他批评荀子、扬子"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朱熹《孟子章句序》),认为只有孟子之学"醇乎醇者也",是儒学的正宗。作为孔子后身,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他有一身"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一种"配义与道"的宏大志气,是一种"至大至刚"的正义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是与生俱来的,不可退避的。禀性如此的孟子面对社会的昏乱无序,他不得不仗义执言,彰明仁义,辩明是非。"好辩"是一种性格使然,更是一种人格使然。

2、时势使然

战国之时"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滕文公下》)。周纲解纽,群雄并起。纵横游说之风甚嚣尘上,"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这样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是不讲仁义礼智而重权谋谲诈的纵横家们,他们不以仁义礼让为己任,而以"扶危持倾"、"运亡为存"为要务,"捐礼义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视天下为可予夺之私产,视功勋富贵为唾手可渔之利,例如《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是以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夫借权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故无权借、倍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这是一个只讲"权借"、"时势",而不讲仁义道德的时代。这是一个"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的时代。

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孟子禀儒家之正气,浩然欲有为于当今之世,一洗相互攻伐、不讲仁义的纷乱之气,"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于是他先后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之门,大讲其"仁政"、"民为邦本"的政治思想,想通过游说君王,让君王发施仁政,恢复社会稳定,改变社会风气。但是客观所产生的效果与主观所做的努力相差甚远,孟子的这种以天下为先的社会责任感并没有得到社会认同,反而被误解为"好辩",对此,孟子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信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