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学记教学相长原文(学记的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

导语:高时良译注《学记》第三章 教学相长

【章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意】

虽然烧了好菜,不经过品尝就领会不到它的美味;虽然有深远的道理,不经过学习钻研就领会不到它的奥秘。所以说,只有经过学习实践,才会发现自己知识不够;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会发现自己教学质量不高。懂得不够,便能督促自己去加紧学习;懂得不多,便能鞭策自己去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兑命》篇说“教与学一方面有区别,另一方面又有联系”,就是这个意思吧。

【评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这句话同前两章一样,都揭示了教育的作用。不同的是前两章都从政治上,即国家或统治者的角度看教育的作用。这一章则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人学习实践;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领会到接受教育对自己身心修养会带来什么样好处,从而调动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宋戴溪说:“天下之事,履之而后知,故闻见之与身亲,其知不同。”此亦哲学上的知行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知”与“行”相比,“行”更为重要。下文“学然后知不足”,此“学”字亦可指“行”,即学习的具体实践。不经历“学”的具体实践,便不会知其“不足”。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和“教学相长”,反映了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下,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教与学在其运作过程中构成一对矛盾,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定了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

教与学依其不同性质又各具一对矛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构成教的内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促使教师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构成教的外因。二者的统一构成了教师“知困”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构成学的内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严格要求,促使学生感到欲罢不能,则构成学的外因。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学生“知不足”的动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不如此就达不到任何一方“自反”与“自强”。

教师和学生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取得一定的效果。这种效果不光是看教师输出多少信息,还得看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如何以新的信号“返回传入”,也就是通过所谓信息反馈作用体现出来,以为进一步调节教学的新依据。同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是由学生自我认可就算,还得依靠教师进行考核和评定,使学生获得了矫正性的信息,来改善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形成教学的全过程。揭示这条规律,是《学记》对教育学史的重大贡献。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