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正确识别他人的情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识别他人情绪的方法)

导语:正确识别他人的情绪,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察言观色”是社会适应的一项重要技能。面部表情传递丰富的情绪信息,多达三分之二的人类交流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因此理解他人表情对于顺利的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正确识别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受到依恋风格的影响,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具有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式和情绪调节策略,这种策略会影响其对面部表情等重要情绪信息的注意、知觉和理解等认知过程,从而调节相应的行为表现。

相比安全型个体,不安全依恋个体习惯过度关注或忽视消极情绪线索以避免挫折感和痛苦体验,因此在理解他人表情的能力上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其人际沟通与社会适应困难。目前,对依恋风格影响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较少,结果也存在不一致。

前人在实验的表情材料选择上多是基于情绪维度理论,将情绪简单分为正性和负性。此外,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行为表现上,指标单一,缺乏对个体识别差异表现背后的认知机制的考察和解释。

基本情绪理论的研究发现,情绪由几种主要的基本情绪构成,具有独特的面部肌肉表达与神经生理机制。那么,不同的基本情绪表情是否会影响三种依恋风格个体的识别?其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基于此,研究以依恋理论和基本情绪理论为支撑,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识别与加工中的差异,以进一步了解不安全依恋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和背后机制,为未来改善其人际适应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利用眼动技术和识别分类任务,探究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识别不同基本情绪面孔的视觉注视表现。

基于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采用ERP技术与Oddball任务,进一步探究三种依恋风格个体在识别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4种消极表情上的电生理机制。

依恋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在社会关系中,人们组织情感、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根源于个体对过去亲密关系中经历的表征,即通过面部表情以及与抚养者的情感交流形成有关自我和他人的内在工作模式。

研究利用眼动和ERP技术旨在探究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面孔的识别与加工中差异,结果发现:

三种依恋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的识别与加工中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在愉悦和平静识别成绩较好,在恐惧和悲伤识别成绩较差。

在面孔眼睛上的注视点个数和时长显著多于鼻子和嘴巴部位;都发现偏差刺激比标准刺激诱发更大的N2c和P3b波形,以及情绪加工的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等。但总的来说在结果中发现三种依恋风格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识别上的差异表现

以往研究认为,相比安全型个体,回避个体具有较低的识别准确率,而焦虑型个体可能具有加高的识别率。但研究基于基本情绪理论,进一步发现在不同的基本情绪表情上,三种依恋个体间存在不一致的差异表现。

回避型个体仅在悲伤、恐惧和平静表情上的识别准确率低于安全型,但在愤怒、厌恶和愉悦表情上与安全型差异不显著。从表情传递的社会情绪意义和回避型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解释这一结果。

回避型个体以往求助亲密对象受挫的经历导致个体选择回避与外界的联系以避免痛苦经历,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不愿关注他人情绪的变化。

并减少了再次面临困难时向他人求助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个体缺乏相应的线索觉察能力,对他人的表达痛苦、求助的悲伤、恐惧表情理解错误。这与其他研究中发现高回避型个体通常具有较低的共情能力一致。

同时,由于长期持有消极的他人观,认为他人是不可得、不可信的,因此可以准确接收可能传递负性人际关系的信号,如愤怒和厌恶,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原有的依恋系统。

在对家庭照顾者行为的初步调查中也发现,回避型婴儿的母亲不仅自身积极情绪的表达较少,对婴儿在沮丧时发出的安慰信号反应也较差,这种母亲的心理表征会影响婴儿的反应性以及依恋安全。

回避型个体的自身求助性需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早期经历,以及之后缺乏压力情境下相应的面部表情,可能导致了其同样难以识别环境中他人的情绪线索。

这也进一步解释了在亲密关系研究中发现回避型恋人通常难以察觉另一半的痛苦,以及不会主动亲近与释放善意的结果。

同时,焦虑型个体仅在厌恶表情上的识别准确率高于安全型,在悲伤表情上低于安全型,对其他表情的识别与安全型个体没有显著差异。焦虑型依恋风格的过度激活情绪调节策略中,个体渴望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害怕被拒绝。

因此,在交往中可能对潜在的威胁亲密关系的情绪变化保持警觉,以便随时做出反应。厌恶与愤怒虽然都与人际关系破灭有关,但愤怒更多是对他人某种行为的回应,或者在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下出现,具有“攻击/接近”的行为特征。

而厌恶传递更多人际拒绝的暗示,具有“回避/远离”的社会排斥倾向。因此对于习惯积极寻求他人的关注,对亲密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渴望的焦虑型个体而言,能够及时察觉这种潜在的破坏亲密关系的线索。

而悲伤和恐惧虽然都是与困境、求助有关,但悲伤更多表达由分离带来的个人痛苦体验,表明个体需要被照顾。

这表明,焦虑型个体或许对交往中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具有拒绝性的信息(厌恶)更为警觉,以便及时做出反应;而对表现难过、痛苦经历的信息(悲伤)存在忽视,以避免激活自身的痛苦依恋体验。

与实验一中悲伤更低的识别准确率相反,在实验二的Oddball任务中发现回避型个体对悲伤表情的反应准确率显著高于安全型个体。

这可能与任务不同有关,实验二任务主要涉及对4种消极偏差刺激与平静面孔偏差刺激的感觉记忆表现之间的差异进行检测。

这表明,对于回避型个体而言,相同概率条件下,悲伤表情可能有更大的新异性。这与前面提到的回避型个体由于早期得不到相应的关注与关心,之后减少对依恋对象的依赖与求助行为,与外界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基本情绪表情视觉编码上的差异表现

与回避型个体减少注视的假设并不完全一致。回避型个体对嘴巴的注视时长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显著,对鼻子部位的注视时长显著低于安全型和焦虑型,而对眼睛部位的注视时长显著大于安全型个体。

以及在眼睛部位上的注视点个数显著多于安全型个体。在实验一结果中也发现面孔部位的主效应:眼睛区域相比鼻子和嘴巴可能传递了更复杂和重要的信息。

因此,回避型个体反复且长时间的注视眼睛,意味着其对眼睛部位的情绪信息的提取可能存在困难,从而导致其面部情绪识别准确率较差。以往研究中,很少有利用眼动技术直接探究不同依恋风格个体识别面部表情的眼睛注视情况。

但在有关自闭症眼动研究中也发现,相比正常个体,自闭症患者注视嘴部区域的时间增加,以及瞳孔直径出现异常扩大,这种视觉信息优先次序的改变可能导致患者的面部情绪识别障碍。

由于儿童接触面部的数量和范围有限,最终其面部识别相关的能力发展遭到破坏。回避型个体可能有着类似的表情加工能力发展模式,抚养者较少的关怀和自身逐渐稳定的“消极他人”内部表征,导致个体的表情视觉编码存在异常。

此外,与实验环境下的任务态有关,被试被要求专注于当前屏幕上的任务,因此在总的整体注视时间上不能看到三种依恋风格的差异,但在注视点数目上依然可以发现回避型个体显著多于安全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一行为结果中虽然发现了焦虑型个体与安全型个体在厌恶和悲伤表情识别准确率上的差异。

表明在表情加工的内部工作机制中,焦虑型个体的有关他人的面孔编码模式可能与安全型个体差异不大。焦虑型个体通常会积极寻求亲密关系与关注,对外界的环境线索格外注意,因此可能存储着丰富的有关表情的图示。

总的来说,面孔刺激呈现时间固定条件下,被试需要在有限时间内从面孔兴趣区中提取重要信息以实现分类。回避型个体对表情视觉编码差异可能反映了其对面孔情绪信息的获取困难,从而导致其较差的识别成绩。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