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知识

进食障碍有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厌食症的区别)

导语: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

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紊乱的饮食习惯和不适当控制体重的行为,经常与其他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物质依赖并发。不良饮食习惯及对体重过高的担忧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 进食障碍往往开始于青少年期,患者大部分为女性(美国,200万女性)。 进食障碍中,最主要的是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和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BN)两种。

总而言之,厌食者体重绝对偏低,贪食者体重不偏低。厌食者因为对饮食的控制而充满自豪,贪食者则因为对进食失去控制感到羞耻。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肥胖恐惧,强烈且不合理地害怕变胖,即使本人已经异常消瘦。 对苗条的追求是试图获得自我控制感及维持人格自主性,但其心理背景,往往是强烈的无助感和无用感。 坚决采取“减肥”措施,开始是节食,后来可变为完全避免实用任何含有高糖分高蛋白的食品,并有过量锻炼。 有些在禁食期间伴有暴食,这是一种不能自控的行为。但暴食后有清除行为。 虽然控制饮食,但花很多时间研究关于食物的资料,思考和计划他们的膳食。闭经/性功能障碍。 体像障碍。常伴有情感障碍或人格障碍,抑郁或偏执。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存在对肥胖的过度恐惧,非常在乎自己的体重和外形。往往在追求苗条的动机下开始控制体重(节食、低热量食品)。 经过一段时间的控制,因为抑郁情绪(悲伤、孤独、空虚、孤立)或压力过大而陷入暴食,因为暴食有短期缓解效应。暴食行为的特点是在2个小时内摄入明显过量的食物,且此时失去自我控制感。 暴食会带来更严重的自尊受损和罪恶感,从而陷入清除行为,包括催吐、导泻、过量锻炼等。 自我评介过分地受体重或体型的影响。几乎不存在体像障碍。体重正常或轻微偏低。一般 青春期起病(16~19)。

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

1.社会文化背景 –社会压力和社会取向 –媒体对“苗条”的鼓吹被个体所内化

2.学习理论 –进食障碍是一种体重恐惧引发的系列非适应性症状

–担心发胖-焦虑-催吐或运动-获得自控感和信心、快乐

3.认知理论 –因为我能控制体重,所以我能控制一切。

4.生物学理论 –大脑中控制饥饿感和饱足感的结构出现异常。还有遗传因素的影响。

对进食障碍的治疗

1.体重很低的厌食症患者,需要住院治疗(20%的厌食症患者死于自杀或低体重相关并发症)。

2.认知行为疗法 –对“肥胖”与自我挫败相关的观念进行挑战。 –认识到暴食行为和清除行为的生理严重性(仅对贪食症或具有清除行为的厌食症适用)。

3.药物 –抗抑郁药等。

作者:梁飞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里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