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苞芦松制作方法(休宁苞芦松)

导语:徽州人间风味之苞芦松|藏味深山里,入口解乡愁, 舌尖诱惑无法阻挡!

在徽州有一种零食,让你从入冬开始惦念,等到终于做成了,大人们却藏在铁皮箱里,每天给你几块,一直吃到来年春。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里,这是种多么甜蜜而温暖的惦记,这便是香脆可口的徽州苞芦松。

“苞芦松”是徽州人过年用于待客之道主要茶点之一,明代万历壬辰年流传于我国江南各地,是老少皆宜的传统美食,而且在徽州休宁、祁门、婺源一带比较盛行。深秋过后,山里人便将山上一根根熟透鲜的苞芦掰下来,趁着秋高气爽天气,农人们将一根根苞芦用野藤扎起,接着像串珍珠样的悬空挂在屋梁或板壁上任由秋风吹干。立冬时节,山里的秋粮已经全部颗粒归仓,转而进入了冬闲。乡民们除了上山砍些柴伙用于备冬烤火取暖外,一些人就开始忙碌着自己家的制作乡土年货,而苞芦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年货之一。因此,“立冬立冬,晒苞芦松过冬”,也就成了徽州一些深山区一带农民常吟的一句脍炙人口的民谚。

苞芦松,是玉米片的俗称,用玉米加工而成。制作苞芦松,先要将苞芦粒一粒一粒地用剥下来。在过去工业机械不发达的年代,剥苞芦粒也是一件手工苦力活。每家每户都备有许多竹箩篾筐,一家人端出一张张板凳围坐在竹箩篾筐旁,然后左手用一根拨好的苞芦根掰着右手另一根未脱粒的苞芦,双手相互由内而外地使劲互掰,此时,苞芦粒便一粒粒掉进竹箩里。后来,山里的人通过双手互掰物理作用的理论,以类似于搓洗衣板形式仿造了苞芦搓,进而大大地提高了苞芦脱粒的效率。脱粒后的苞芦,通常要用石磨将颗粒碾成细粉状,接着经过筛箩筛后很细的玉米粉储藏在米缸内。

在徽州休宁流口深山区的流口、汪村、鹤城一带,如果要做苞芦松的话,农人们头晚都要看看夜里是否星空璀璨,以判断次日天气的晴好,才能考虑是否要当晚下料开始制作苞芦松。由于山区霜降后早晚温差大,制作苞芦松时,头天晚上就要烧一锅水,待水快烧开时均匀撒入细细的苞芦粉,边撒边搅拌,使苞芦糊不结团,煮至熟透,舀进木质豆腐盒内。有些农户就地放在八仙桌或者搭在两条板凳上,让苞芦糊渐渐冷却。

经历过七、八个小时后的一夜凝冻,一箱苞芦糊由此板结而成,这时,只见农人抄起一把菜刀将苞芦糊切成边长十余公分的“豆腐块”,再用特制的篾弓慢慢划过,并将一片片鲜嫩的苞芦松掀下晾晒在铺有稻草的竹匾中。但见粉墙黛瓦马头墙下披上了层层“黄金甲”,圆圆的竹编篾盘里晒满的“苞芦松”片,阵阵苞芦芳香扑鼻而来,汇合了冬日的温暖,增加了一份朴实人情的温暖。

晾晒干的苞芦松片,质地坚硬而透明。不过想煎吃苞芦松时,建议选用猪油膏,因为猪油炸出苞芦松比菜籽油的要多出几分芳香。同时,煎炸苞芦松时候,油量尽量满足半锅面,这样苞芦松片滑入锅中,翻滚空间大。当柴火灶大火升起时,锅内苞芦松片旋即“咕吱啦”迅速浮起,油面上漂荡着一片片金黄色千姿百态的“黄金叶”,漏勺翻边再煎炸片刻,捞起滤油,蓬松香脆的苞芦松就煎好了。

每逢过年,淳朴的山里人家那张八仙桌上,总是常常会捧出金灿灿的油炸苞芦松来,然后沏上一杯云雾山茶喜庆待客。一边嚼上几片甜美“苞芦松”,一边围坐火炉说鳖。即便窗外寒冬如何地凉意料峭,只怕也都融化在了一盏氤氲清茶中。那种温暖而美,快活似神仙的享受,绝对是妙不可言。

(辛周君 来源:行走观察)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熊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