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是)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是什么(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是)

催菇管理

羊肚菌实用栽培技术一般在播种后1个月以后,营养袋明显变轻,最低温度高催菇管理丝扭结形成羊肚菌原基。常用的催菇措施如下

(1)营养刺激 当外源营养袋明显变轻,说明其中的营养已经转移到土壤的菌丝网络内,可撤袋。撤去营养袋对土塘内的菌丝造成机械刺激和营养刺激,利于原基的形成。由于播种过晚,或由于营养袋过长、过粗,或袋料含水量过大等原因会造成营养袋中的营养难以被有效利用,因而很多栽培户在整个生产管理期间不进行撤袋处理。不撤袋除了不利于催菇以外,在晚期还会滋生害虫。撤去的营养袋剥去外膜,收集袋料,晒于后妥善保存,可供翌年再度使用。

(2)揭膜 出菇前10~20天揭去覆盖的地膜。如此时原基或幼菇已经在地膜下形成,揭膜应缓慢进行,避免因突然揭膜造成温差、空气湿度剧烈变化,引起原基或幼菇天折。可行的操作是先在薄膜上打孔,使薄膜下小环境与大环境逐渐接近,3~5天后,再揭开地膜。整个操作过程要确保空气湿度维持在85%~95%。

(3)水分刺激 采取微喷或喷灌浇水,至哇面15厘米厚的土壤完全湿透,可大水操作2~3遍。也可往沟内灌水,保持沟内有水24小时,水渗进土塘。尽量不要大水漫灌,特别对黏土,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水菇。浇水后1~3天可见针尖状原基(若温度较低,可能会在水分刺激后2周左右现原基):3~5天后,可见球形原基。

(4)湿度控制 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5%,土壤含水量25%-30%。对于北方来说,原基分化期间,保持地面相对空气湿度控制度在80%以上是高产稳产的关键,也是管理的难点。原基发生前后,地表空气湿度保持不住,前面的催菇工作没有意义;原基发生时,地表湿度过大,土壤透气性变差,原基仍不会发生。打催菇水后,可以考虑在畦面上架设小拱棚。采用毛竹片、细竹竿、直径6~8毫米钢筋或玻璃纤维作拱杆,弯成弓形作骨架,上面覆盖白色或黑色透明薄膜或地膜,薄膜两边用土块稀疏压住,做成高50cm的小拱棚。可以满足原基分化对空气湿度的需求。对于较高的拱棚,若不能满足原基分化对湿度的需求,则要通过少量多次空间喷雾的方式补充湿度需求,但要尽拱棚后,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拱棚内部的高温。若出菇期间温度超过20℃,要适当撤起小拱棚两端的薄膜降温。

(5)其他管理 10℃以上的温差刺激、据膜增加光线和氧气刺激等均有利于原基的分化。对于常规手段催菇仍然无法诱使原基形成的生产,可能是由于菌种不对路或菌种老化和退化等原因所致。其他极端催菇的措施还有通过践踏畦面土壤造成机械刺激等。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羊肚菌催菇期的管理要点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