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有哪些(德国小提琴演奏家)

在生活中,很多人可能想了解和弄清楚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的相关问题?那么关于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有哪些的答案我来给大家详细解答下。

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有哪些(德国小提琴演奏家)

在德国提琴演奏史方面,由于德国和奥地利位于欧陆交通的往来通道,再加上频繁的宫廷联姻,德奥两国的音乐艺术常受他国影响。17世纪的德国小提琴家多专注于小提琴技术的拓展,大幅地扩增了小提琴技术的空间。

17世纪前半,从英国移民来的Thomas Simpson和 William Brade 在此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他们的出版作品大多是非炫技的舞曲合奏(consort dance arrangements)。

17世纪后半开始,因为受到意大利小提琴家的刺激,德国也开始出现炫技名家。受雇于德勒斯登(Dresden)地区萨克森(Saxony)宫廷的小提琴家使得展现技巧的独奏曲发展大幅跃进,像是JW Furchheim (于1651年来到德勒斯登)、瓦尔特(Johann Jacob Walther, 1650-1717)和魏斯霍夫(JP von Westhoff)、NA Strungk、皮森德尔(Johann Georg Pisendel, 1687-1755)被尊称为“德勒斯登学派”(Dresden school)。

而瓦尔特、魏斯霍夫和皮森德尔的前辈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是许梅尔哲(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1623-1680)和毕贝尔(Heinrich von Biber, 1644–1704)。

小提琴家许梅尔哲(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1623-1680)约于1635年开始就在维也纳宫廷服务,1679年成为皇家教堂乐团总监,他是第一位获得此职位的非意大利音乐家,而他出版的(Sonatae unarum fidium, 1664) 是第一首非意大利人写的小提琴独奏与持续低音奏鸣曲。他的乐曲需要高度的技巧,难度更超越了意大利小提琴音乐。1660年,更有人形容他为“欧洲最著名也最杰出的小提琴家”。

毕贝尔(Heinrich von Biber, 1644–1704) 被当代人称为“无敌的独奏家”,特别是对技术的发展而言。他与Schmelzer是同期作曲家,Biber早期的奏鸣曲受Schmelzer的影响,而晚期的奏鸣曲,像是《神秘奏鸣曲》(‘Mystery’ Sonatas, c. 1676)则强烈偏好第七把位高音换把、多变和弦的演奏,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约翰·雅各布·瓦尔特

瓦尔特(Johann Jacob Walther, 1650-1717)则对Biber的炫技风格不以为意,他认为那些只是些卖弄技巧的把戏。他在23岁时成为德勒斯登宫廷乐团的主要小提琴手,技巧超群。他的Hortulus chelicus (1688)是一本炫技手册,里面有许多练习方法,这是当时德国小提琴演奏的经典之作。

不为意大利锋芒掩盖的德国音乐家

17世纪德奥小提琴家对于技法的创新充满热情,但18世纪时,似乎在意大利小提琴音乐的强烈冲击下而逐渐消失。 18世纪德奥小提琴音乐发展中,仅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75-1750)与亨德尔(Frideric George Handel, 1685-1759)的创作最具代表性。

巴赫的小提琴作品则跟当时的主流作品不同,他的小提琴独奏曲(bwv1041 and 1042)和双小提琴协奏曲(bwv1043)是模仿维瓦尔第的风格,但巴赫的音乐内涵则远远胜过维瓦尔第,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和声。

巴赫

巴赫的六首给大键琴与小提琴的奏鸣曲(bwv1014–19)则展现他的新风格,它们实质上是三重奏鸣曲,因为大键琴同时扮演者第二小提琴和低音声部的角色。虽然巴赫在1720年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6)并不是创新,在他之前的Biber和JG Pisendel都已有作品,而且都喜爱运用多音和弦技术,但他们的音乐架构和小提琴情感的表达都远不及巴赫的作品。

皮森德尔(Johann Georg Pisendel, 1687-1755)是德国18世纪小提琴发展史的重要人物。他早年是托瑞里(Giuseppe Torelli, 1658-1709)的学生,他也曾经跟随萨克森宫廷到法国和意大利旅行,而1716年,他在威尼斯师事维瓦尔第,皮森德尔的七首小提琴协奏曲无疑地受到维瓦尔第的影响。

Johann Georg Pisendel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四位作曲家都有学习小提琴。孩童时期的海顿曾在维也纳的St Stephen’s 学习小提琴;莫扎特的父亲雷欧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 1719-1787)的《小提琴演奏基础原则》(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 1756)是经典的小提琴技术专书;莫扎特(WA Mozart, 1756-1791)从小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具备高超的小提琴技巧;1789到1792年间,贝多芬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中提琴乐手。这几位都曾写过给小提琴与管弦乐团的作品。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德国小提琴演奏界的炫技传统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