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有哪些特点(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有哪些呢)

导语:中国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有哪些?

中国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有哪些?

艺术形式的概念

艺术形式指事物和现象的内容要素的组织构造和外在形式,是作为一种视觉形象而存在的,它多与图形、图像相关,与绘画的本质相联系。

热抽象时期《鹤与吊车》,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因此,在中国,它首先被放置到绘画评论中。形式在西方的古典美学中,具有本体的意义,但在中国美学中很少有独立的意义,多是为思想或感情服务,并且它的概念在中国美学中常常用“形”或“象”表示其含义,与”神”相对是“形”,与“意”相对是“象”。

热抽象时期《四乐章》,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中国美学中的“形”是外在的东西,是形状、形象,它的作用就是要“立象尽意”,形象必须要传达意蕴,传达最深层次的生命体悟,因此形式的概念虽与艺术的本质有关,但是它并没有本体的意义。

热抽象时期《生命的诞生》,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二、中国传统美术批评中对于艺术形式的解读

中国的美术批评在先秦时期业已开始,并随着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美术批评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直到魏晋时期方才成熟。

《景色抽象:中华城》,1x1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形成了“形神论”、“气韵论”以及“神、逸、妙、能”的分品论为基本范畴的美术批评,其中“形神论”和“气韵论”是批评范畴中最核心的两点,这两点都涉及对形式的解读。

《景色抽象:上海东方明珠》,1x1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一)形神论:以形写神

“形”“神”关系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论画。韩非子在论及绘画的时候,将形象是否逼真作为衡量一幅绘画优劣的标准。

《英雄纪念碑》,1x1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大兴,儒家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受到怀疑甚至否定,因而这一时期被称为人的自觉的时代。对品评人物的许多概念都集中在“气”、“神”上。顾恺之正是在这种思潮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铜管》,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他认为“形神兼备”是画论的核心,而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以形写神”。对人物形象的真切描画,应当成为传神写照的基础。“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小提琴》,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种“以形写神”、“传神写照”观点,就是在形象写实表现的基础上放弃对人物精神的表现,不再渴望呈现的视觉真实性,而是更加注重对人物独特精神特征的把握,力求呈现画家对人物应有的理解。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大鼓》,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二)气韵论:形骨神

张彦远将气韵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

气韵论是在形神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仍属于形神论的范畴。但相比形神来说,气韵的品格则更高。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大提琴》,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气”、“韵”这两个字一开始并没有结合在一起,但第一个明确的结合是由南齐的谢赫提出的,他在道家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魏晋以来高度发达的绘画艺术的创作经验。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电吉他》,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在《古画品录》中他提出了被后世誉为“千古不易”的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六法”以“气韵生动”为根本,统帅其他五法。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电子琴》,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同时,如果对“六法”进行归纳和分类,则包括“形、骨、神”三个方面。“形”即形,在“六法”中,应是形象之形,按色、商的范畴而定,这三部分都在形的范畴内,它们都是为了“生动精神”而作的准备。这种“气韵生动”就是“神”、气魄。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钢琴》,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一幅画要“生动”,也就是“活”,就必须有“气”。也就是说,读者可以从可见的图式结构中读出其中所包含的“气”。“气”是一部综合作品中各种形式元素的灵魂,也是作品价值的核心。生动的精神是绘画的内在空气和魅力,是人的内在生命和精神的表现。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架子鼓》,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三、结语

形式,是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基础。《形灵论》和《齐云论》都以形式批判为出发点,但它们虽然是在谈形式,但实际上是在通过形式的分析来体验人的内在性格,理解人的生命,表达人性。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手风琴》,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因此,我们再艺术创作要把握事物的“神”,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而非形似,艺术需要在在形似与不形似之间追求生命的真谛。艺术批评和鉴赏应该是一样的,我们要了解作者的精神状态,从作品中追溯作者的精神状态,了解他的内心。在评价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不应该停留在外在的形式分析上,而应该通过作品寻找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

后现代构成主义《三色阶:竖笛》,75x100cm,赖智诚(Lai Zhicheng)作品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